针灸治疗足跟痛的新思路
发布时间:2022-03-08文字来源:未知点击数:
足跟痛的针灸治疗,当场见效实在不难。刺法也很多,有人爱缪巨刺对侧的大陵穴,有人喜欢针刺松解小腿的肌肉,减少足底筋膜的牵张力。
一部分的足跟痛,的确经过治疗后一次一次地减轻,慢慢就康复了。
但也有一部分是反复发作,今天在你这里扎了,减轻了,可是过两天又回到原点,还是一样痛。
甚至有一些患者,更不给面子,远端一针扎上去疼痛马上减轻,夸你是神针,可是针一拔后疼痛又开始回来了,实在是尴尬。
相信临床医生肯定都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这是最正常不过的常态了。
开拓思路
那如何治能让足跟痛减少反弹?
当用了各种针法,或者局部的治疗后不能保证效果稳定的话,就需要把眼光看远一些。
也许问题是出在上半身,而不是下半身。
先观察一下这些病人的体态,这种难缠的病人,多会是圆肩、驼背、头前伸的上交叉体态。
这种上交叉的体态,颈椎是向前倾,背是驼的,肩关节是内收内旋,并且肩峰位于耳朵的后面(正常的体态,耳朵和肩峰大约是在一条直线上)。
正因为这种体态,身体的重心线就往前移了,所以这时候后面的小腿为了保持重心的稳定,就需要紧张收缩,保持重心稳定不能继续前移。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小腿在不断做功,身体就会往前摔倒了。
可是,小腿过度工作之后,就会出现劳损。我们知道,小腿三头肌和足底的筋膜是通过筋膜相连的,如果小腿劳损紧张,足底的筋膜也会变紧,之后就出现足跟痛、足底筋膜炎。
在身体重心前移的情况下,远端取对侧大陵穴的效果只能是暂时的,松解小腿的筋膜也是短暂的效果,因为身体只要一旦站起来或者走路,小腿还是会变紧,足底就会受牵累。
治疗方法
如何处理这种问题?
常规的针灸处理完之后,需要调整体态改变重心,这样小腿就不会一直受累,从而减少足底筋膜的张力。
做法:
1、复位胸椎矫正驼背。
2、做肩外展外旋的动作来矫正圆肩。方法很多,比如wall angel这个动作。
身体(肩、头、腰背)紧贴墙面,手肘靠墙,向上向下的来回进行滑动,做完之后,会觉得后背发酸发热,那说明就练到了,身体也会挺直一些。
有些人可能还有下肢的体态问题...导致腰部与墙面的空隙过大,这时候可以选择坐姿做这个动作或者微微屈膝。
这个动作是一个经典的矫正上交叉的动作。
如果不会做手法,做针灸也可以,针灸可以配合扎天柱穴、风池上穴,有关这两个穴位的中医机理和扎法可以去看看《针刺足跟痛的几个小招》。
从现代解剖学看,扎两穴,其实是扎在枕下小肌群上。枕下小肌群有大量的本体感受器,本体感觉是指人体的空间觉、位置觉,通过刺激这里的本体感觉器也能间接改变身体的重心。
当然啦,配合手法的远期效果肯定是更理想的,我也更愿意这么用。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专注于小针刀培训、小针刀进修学习、小针刀临床治疗,重点支持针刀临床诊疗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拥有全国最前沿的针刀整体松解术规范诊疗技术。
网址:http://www.zhendaoyx.com/
免费咨询电话:15377653121 龙老师
培训及临床中心: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西路特一号
河北邢台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