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官方网站!
针刀知识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针刀知识 >

脊柱弓弦力学解剖系统

发布时间:2023-09-15文字来源:未知点击数:

脊柱弓弦力学系统由静态弓弦力学单元和动态弓弦力学单元及辅助装置组成。脊柱静态弓弦力学单元是以颅骨、脊柱为弓,连结这些骨骼的关节囊、韧带、筋膜为弦。其功能是维持脊柱的正常位置,脊柱动态弓弦力学单元是在脊柱静态弓弦力学单元的基础上加上附着于颅骨以及脊柱的肌肉组成。颅骨通过枕骨与颈椎形成直接连接,头面部通过连接在脊柱及肩胛骨的软组织进行力学传导。所以,头面部的异常应力可影响脊柱及肩胛骨的力学平衡,反之亦然。脊柱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由头面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面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眼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耳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鼻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咽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喉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口腔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和脊柱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组成,现分述如下。
一、面部弓弦力学子系统
面部弓弦力学子系统由面部静态弓弦力学单元和动态弓弦力学单元组成。静态弓弦力学单元由弓(面颅骨)和弦(关节囊、韧带、筋膜)组成,其功能是维持面部骨关节的正常位置。动态弓弦力学单元是在面部静态弓弦力学单元基础上加上附着在面颅骨上的骨骼肌组成,其功能是完成面部的各种表情运动。
(一)面部的静态弓弦力学单元---弓(图3-38、3-39)
面颅骨:面颅骨共15块。成对的有鼻骨、泪骨、上颌骨、颧骨、下鼻甲骨和腭骨,不成对的是下颌骨、犁骨和舌骨。它们不仅为视器、气道和消化道等提供了保护和执行其功能的良好条件,并且是气道和消化道的起始部,也为颜面部的形态打下了基础。在头部除了这些骨性结构外,还存在有软骨性的支架,它们就是耳软骨和鼻软骨。耳软骨由弹性软骨构成,而鼻软骨则由透明软骨构成。
 (二)面部的静态弓弦力学单元---弦
1.浅筋膜
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并含有脂肪组织,可分为三层:浅层为疏松的纤维层,以眼睑最为疏松,水肿早期即可在此表现;中层为含有大量脂肪组织的脂肪层,颊区的脂肪组织聚成的团块,称颊脂体;深层含有面肌,属于面部动态弓弦力学单元。手术时应将皮肤、面肌分层缝合,以免瘢痕过大,影响面容。浅筋膜中含有面肌,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结构。
2.深筋膜
面部的深筋膜薄而不发达,以腮腺咬肌筋膜和颞筋膜较为明显。腮腺咬肌筋膜由颈筋膜浅层延续而来,在腮腺后缘分为浅层和深层腮腺筋膜,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两层在腮腺前缘处融合,覆盖咬肌表面,成为咬肌筋膜。腮腺筋膜浅层致密,并发出间隔伸入腺实质内,将其分成许多小叶。腮腺炎时肿胀受压,疼痛剧烈,化脓时小叶可成为独立散在的小脓灶,切开引流时应予注意。腮腺筋膜深层薄弱且不完整,化脓性腮腺炎时,脓液可穿入深部波及咽侧壁,形成咽旁脓肿。颞筋膜上方附于上颞线,向下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覆于颞肌表面,向下附着于颧弓外面,深层附着于颧弓的内面。
3.关节囊
颞下颌关节的下部被连接下颌髁突和关节盘的紧绷的纤维所包绕,而上部则由连接关节盘和颞骨的松弛纤维所包绕。因此,关节盘分别与颞骨和下颌髁突形成两个关节囊。关节囊向上连接窝前平面前缘,向后到鳞鼓裂的边缘,并位于关节凹边缘之间,向下到下颌颈周围。
4.面部皮肤支持韧带
根据解剖研究,这些韧带共有6对,呈细条带状的致密结缔组织束,起自面颅骨骨面或筋膜,部分韧带伸向浅面,穿经表浅肌肉腱膜和浅筋膜,止于真皮,直接固定和支持皮肤;另一部分韧带伸向浅部止于表浅肌肉腱膜,通过浅筋膜间接牵拉和支持皮肤。在行面部除皱术时,视具体情况,应切断某些韧带,可提高手术质量,取得更理想的美容效果。
(1)颧弓韧带  为2~3条呈白色的腱性致密结缔组织束,恰位于颧小肌起点的后方,起于颧弓前端下缘骨膜或颧骨颊面,纤维束稍斜向前下穿表浅肌肉腱膜和浅筋膜,呈扇形止于真皮。此韧带长约1.1cm,宽约1.0cm,厚约0.3cm。面横动脉和面神经的颧支在表浅肌肉腱膜的深面,前行于该韧带上、下方或穿经该韧带,并有面横动脉和细小的感觉神经伴该韧带达皮肤和皮下。
(2)下颌骨韧带  起点位于下颌体前1/3距下颌体下缘约0.59cm处的外侧面骨膜,呈与下颌体长轴平行的条带状。由8~15条呈双排平行排列的结缔组织小束组成,伸向浅面穿过肌束和脂肪团止于真皮。此韧带长约0.68cm,宽约2.95cm,厚约0.53cm。
(3)颈阔肌悬韧带  被颈阔肌覆盖,略呈后上斜向前下的横向走行。该韧带起于茎突下颌韧带(位于下颌支后方,为起自颞骨茎突下端行向前下止于下颌角后面的条索状纤维束,有防止下颌角过度前移的作用)、茎突舌骨肌和二腹肌后腹,呈左右短和上下宽的扁带状纤维束横行向外经腮腺与下颌角和下颌下腺三者之间,再经胸锁乳突肌前方行向浅面,下部纤维止于颈阔肌深面,上部纤维止于与颈阔肌相续的表浅肌肉腱膜的腱膜性区。其起止点之间长约1.5cm,由耳垂点至下颌下腺后上缘宽约6.4cm,在下颌角点平面厚约0.3cm。面神经颈支紧贴韧带前面下行一段距离后分布于颈阔肌;颈外静脉下行于韧带后方与胸锁乳突肌之间;耳大神经在韧带后方行向前上,距耳垂点2~3.6cm范围内斜穿韧带上段后分支入腮腺。在切断该韧带时应注意其前后方的血管和神经。
(4)颈阔肌耳韧带  是连于颈阔肌后上缘与耳垂后下方三角形致密区之间的筋膜性韧带。耳垂后下方的皮下组织很少,此处的真皮直接与表浅肌肉腱膜和腮腺被膜等结构紧密相连,共同形成一尖向下的三角形“致密区”,续于颈阔肌后上缘的表浅肌肉腱膜行向后上融于致密区皮下组织中,故颈阔肌耳韧带实为颈阔肌后上缘与致密区之间的表浅肌肉腱膜。在行面颈部除皱术时,需切断此韧带,以便将颊颈部皮肤和颈阔肌向后上方提紧固定,再将切断的韧带固定于乳突骨膜上。
(5)表浅肌肉腱膜颧部韧带  纵行于咬肌前缘附近。据其起点的不同由上而下可分为三组:上组纤维少,起于咬肌起始部的咬肌筋膜表面,行向浅面止于表浅肌肉腱膜;中间组为韧带的大部,起于咬肌筋膜前缘和(或)颊咽筋膜,经颊脂肪垫的上后和下方行向浅面止于表浅肌肉腱膜;下组亦少,为1~3束纤维,在咬肌前缘下段的前方起于下颌体近上缘骨膜,行向上、浅方向止于颈阔肌。
该韧带与血管神经的关系甚为密切。面神经颧支和面横动、静脉紧贴韧带上方,行向前上;腮腺管前行于血管下方,相当于鼻翼与口角连线的中点至耳屏间切迹连线的中1/3段深面;面神经颊支向前穿行于中间组的纤维束间达颊脂肪垫浅面,然后分布于上唇和鼻周围的表情肌;下组纤维束上方有面动脉、面静脉斜过,下方有面神经下颌缘支横过。上述血管、神经主干均行于表浅肌肉腱膜的深面,在剥离表浅肌肉腱膜和切断韧带时,勿伤及这些重要结构。
(6)颈阔肌前韧带  起于颈阔肌前上缘,斜向前外行向浅面止于颊部真皮。牵拉此韧带时,可使颊部呈现“酒窝”样改变。在行面部除皱术时需将韧带切断,以免上提颈阔肌时引起“酒窝”。
(三)面部的动态弓弦力学单元
面部动态弓弦力学单元由面部静态弓弦力学单元加面部肌肉组成。
面部的肌可分为3层,浅层为面肌,中层为面侧区下颌支外侧的咬肌和颞肌,深层为在下颌支深侧的翼内肌、翼外肌。在浅、中层肌间有浅间隙,在深层肌间有深间隙。
1.面肌  
又称表情肌,属于皮肌,起于骨或筋膜,止于皮肤。收缩时使面部产生各种表情。表情肌主要分布在头面部的孔裂周围,如眼裂、口裂和鼻孔周围,其功能是由环形肌和辐射肌分别行使开大或闭合上述孔裂。
2.咬肌  
起自颧弓下缘及内面向后下方止于下颌支外面及下颌角的咬肌粗隆。
3.颞肌  
起自颞窝肌束呈扇形向下会聚,通过颧弓的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喙突。
4.翼内肌  
翼内肌有两个起头,浅头起自腭骨及上颌骨,较大的深头起自翼突窝。咬肌、颞肌、翼内肌收缩均使下颌骨上提,上下颌牙相互咬合。
5.翼外肌  
翼外肌有两个起头,上头起自蝶骨大翼的下面,下头起自蝶骨翼突外侧板,两头共同向后外方,止于下颌髁颈及下颌关节囊。翼外肌一侧收缩使下颌向侧方移动,两侧同时收缩使下颌向前运动。
(四)面部弓弦系统辅助装置
1.皮肤 面部的皮肤薄而柔软,富于弹性,有较多的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是皮脂腺囊肿与疖肿的好发部位。皮肤血液供应丰富,创伤时出血较多,但创口愈合快,抗感染能力也较强。皮肤中神经末梢丰富,感觉敏锐。由于小动脉有丰富的血管运动神经分布,当情绪变化或疾病时,血管收缩或扩张,面部皮肤发生色泽变化。面部皮肤有不同走向的皮纹,随着年龄增长,皮纹逐渐明显。皮纹走行方向基本上与深面的面肌一致,如口裂、睑裂周围呈环状,耳郭周围呈放射状。面部的手术切口应尽可能与皮纹一致,使愈合后的瘢痕减小,不致影响美观。
2.浅筋膜 面部浅筋膜由疏松的结缔组织等构成,颊部脂肪聚集成团块,称颊脂体。
眼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耳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鼻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咽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喉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口腔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另有专著介绍。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专注于小针刀培训、小针刀进修学习、小针刀临床治疗,重点支持针刀临床诊疗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拥有全国最前沿的针刀整体松解术规范诊疗技术。
网址:http://www.zhendaoyx.com/
免费咨询电话:15377653121 龙老师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文章资讯
你的浏览历史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

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富康路18号117室

全国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15171473501 龙老师

技术支持:网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