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针刀、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
发布时间:2024-12-11文字来源:未知点击数: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以阵发性鼻痒、连续性喷嚏、鼻涕清稀量多、鼻塞为主要症状,并可伴有失嗅、眼痒、咽喉痒等。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鼻鼽”的范畴,多属本虚标实,主要病机有肺气虚弱、脾虚湿盛、肾气虚弱、肺经伏热等。《灵枢·本神论篇》:“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肺气虚寒,卫阳不固,腠理稀疏,风寒之邪乘虚伤肺,肺失宣降,则鼻窍不利。《素问·玉机真脏论篇》:“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脾主运化,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上犯鼻窍,鼻气不宜,发为鼻鼽。《医法圆通·鼻流清涕》:“肾络于肺,肾阳衰而阴寒内生,不能收束津液,而清涕亦出。”命门阳虚,不能温养脾肺,寒湿上泛鼻窍,下虚上实,涕泣俱出。《古今医统大全》:“鼽涕者,热客太阴肺之经也。”热邪伏肺,肺失通调,聚液成涕。
冀来喜教授认为鼻黏膜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交感神经抑制使鼻腔腺体分泌增加、血管扩张,从而导致过敏性鼻炎发生,产生一系列症状,故本方案以恢复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动态平衡、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为主要原则给予治疗。
针灸优势技术组合治疗方案1初诊方案1.1针刀治疗选穴:第7颈椎夹脊穴(双)、第1胸椎夹脊穴(双)、第2胸椎夹脊穴(双)、第3胸椎夹脊穴(双)。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常规2%碘伏消毒,施术者戴无菌手套;术者押手固定施术部位皮肤,刺手持4号0.6 mm×50 mm针刀直刺入以上穴位,深度20~25 mm,快破皮、慢进针对以上穴位进行纵向切割松解2~3次,出针后迅速用无菌敷料按压止血3~5 min,随后创可贴贴敷,嘱患者治疗后三天针眼忌沾水,防止感染。
1.2穴位埋线治疗选穴:大椎穴、肺俞穴(双)、迎香穴(双)、印堂穴。操作方法:患者根据不同的穴位采取适当的体位,常规2%碘伏消毒,施术者戴无菌手套;用无菌镊子夹取蛋白线2-0穿进9号0.9 mm×75 mm一次性埋线针中,线头不能超过针头,然后迅速将埋线针刺入上述穴位;大椎穴向上斜刺25~30 mm,肺俞穴(双)朝脊柱方向斜刺30~35 mm,迎香穴(双)略向内上方斜刺20~25 mm,印堂穴需提捏局部皮肤、朝鼻尖方向平刺20~25 mm;在出针的过程中推动针芯将蛋白线推入穴位,出针后蛋白线不可暴露于皮肤外,用无菌敷料按压止血3~5 min,创可贴贴敷,嘱患者治疗后三天针眼忌沾水,防止感染。
1.3毫针治疗选穴:下关穴旁天应穴(双)、列缺穴(双)。
【下关穴旁天应穴定位:位于颧骨弓的下沿与冠突之间的缝隙。】操作方法:常规75%乙醇溶液消毒,用0.35 mm×75 mm毫针直刺破皮后,针尖朝向对侧太阳穴缓慢捻针进入,以患者感觉牙龈麻木、鼻子酸及眼睛湿润为度;列缺穴常规针刺,留针30 min。
2次诊(2周后)方案2.1针刀治疗选穴及操作方法同上。2.2火针治疗选穴:大椎穴、肺俞穴(双)、迎香穴(双)、印堂穴。操作方法:常规2%碘伏消毒;细火针速刺不留针,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嘱患者治疗后3 d针眼忌沾水,防止感染。2.3毫针治疗选穴及操作方法同上。以上初诊及次诊治疗方案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要连续治疗3个疗程。嘱患者避免接触过敏源,出门佩戴口罩,保护鼻黏膜,减少鼻敏感。
本文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