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官方网站!
行业动态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软组织损伤压痛点检查

发布时间:2024-12-11文字来源:未知点击数:

软组织损害性压痛点是宣蛰人通过软组织松解术的不断探索和压痛点刺激推拿的反复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一系列有规律的点。压痛点不是一点,不是一条线,也不是一个面,而是一个立体的致痛区(1-8-1)。图中色的部分为有规律压痛点分布的软组织损害的原发部位。

进行压痛点检查的常用姿势拇指尖按压,即一手半握拳,拇指紧贴弯曲食指的桡侧面,拇指尖微探出拳外,检查时以拇指尖顶压需要检查的部位,并做小幅度的左右或上下快速度的滑动摩擦(滑动按压),按压力量约4kg,以引出不同程度的疼痛为度(1-8-2)

传导痛的检查:检查者一手按压查到的压痛点,另一手按压可能造成传导现象的原发病灶部位,如引出疼痛能使所查到的压痛消失,放开原发部位按压手指,所查到的压痛点又出现,这种现象为疼痛传导现象,所做的检查为传导痛的检查。检查压痛点时根据需要患者采取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或坐位,全身肌肉放松。

1.颈部压痛点的检查

(1)项平面压痛点检查(1-8-3)枕骨的后下方枕外隆凸至外侧颞骨乳突区域分别有项韧带、斜方肌腱质部、头半棘肌、头夹肌、头长肌、胸锁乳突肌等附着。
检查时患者一般取坐位,检查者一手扶头,另一手拇指按压项平面检查压痛点的分布情况。按压时患者头部轻轻后仰拇指螺面向上按压项平面软 组织附着处,引出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觉。此处压痛可原发也可由颈椎旁、腰 骶部、臀内侧软组织损害传导而来,征象可以向头颅上方和前方传导。主要 引起头痛、头晕、眼花、耳鸣、鼻塞、流涕等症状。
(2)颈椎棘旁深浅肌群的压痛点检查(1-8-4~1-8-7):颈椎后方棘突及椎板分别有斜方肌筋膜、小菱形肌上后锯肌、头夹肌、项半棘肌、项棘肌和棘间肌等附着,后小关节及横突尖部分有多裂肌、旋椎肌、提肩胛肌和斜角肌上端附着。
检查时检查者一手轻扶患者头部,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形成对峙, 以拇指指腹靠近尖端处顶压颈椎棘突侧缘检查压痛点,检查时自第2颈椎棘突开始向下检查至第7颈椎棘突较为方便,第2颈椎棘突易于体表定位,在枕颈连接处向下第1个明显的骨性凸起即为第2颈椎棘突。颈椎棘突旁压痛点检查完毕后,扶持头部的手向后轻推头部使颈部后伸肌群放松,仍以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峙提捏颈部浅深层肌,了解颈部后伸肌群的损害情况。然后双手握拳,拇指掌侧面紧贴示指近侧指骨间关节屈曲的桡侧缘,拇指尖略探出,自双侧第5颈椎横突后缘与斜方肌上半部分外侧缘所夹间隙插入并向前按压第颈椎椎板,向内下按压第6、第7颈椎椎板关节突,向内上逐一按压第4、第3、第2颈椎椎板后缘、关节突,检查压痛点的分布情况。也可采取一手扶患者头 部,另一手拇指自上向下或自下向上按压颈椎椎板后缘、关节突,查找压痛点 双手张开轻扶颈部,食指指尖按压颈椎横突自上向下或自下向上查找压痛点。此处压痛可原发也可由项平面、冈下三肌、腰骶部、臀内侧软组织损害传导而来,主要引起颈痛、头痛、头晕、肩背部疼痛、上肢麻痛、腰骶痛等症状。
(3)颈前部压痛点检查(1-8-8、图1-8-9):颈前胸骨、锁骨分别 有胸锁乳突肌、胸大肌、三角肌附着,锁骨后方第1肋骨有前斜角肌附着。
患者取坐位,检查者站立于患者身后,双手拇指螺面向下依次按压胸骨上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及前方的肌肉附着处,查找压痛点。在锁骨后侧第1肋上缘按压前斜角肌附着 处查找压痛点。此处软组织疼痛 多由头颈后部软组织损害传导而 来,主要引起偏头痛、颈痛、三叉神 经痛、前胸痛、胸闷、乳房痛、咽部 不适感及上肢的麻痛、肌无力、肌 萎缩、脉搏减弱等症状。

2.颜面部压痛点检查(1-8-10~图1-8-12)

患者取坐位,检查者站于患者后方。检查 咬肌于下颌角和颧弓的附着部位,一手轻扶患者头部,另一手拇指按压下 颌角或颧弓下缘,引出不同程度的疼痛。翼内肌附着于下颌角下部的边缘,检查时一手轻扶患者头部,另一手拇指螺面按压下颌角边缘骨面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四指轻扶患侧面部,拇指按压下颌角边缘检查压痛的分布及强弱。

 

颏舌骨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附着于下颌骨的内侧缘,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轻扶患者颜面部,拇指探入下颌骨内侧面自后向 前轻按骨面查找压痛点。此处软组织损害可原发,也可由项枕部或锁骨 上窝、肩外侧的软组织损害继发。主要引起三叉神经痛、言语不利、吞咽 障碍等症状。

3.肩部压痛点检查

(1)肩胛骨内上角压痛点检查(1-8-13):肩胛骨内上角有肩胛提 肌下端附着。

 

检查时需要患者将上臂后伸,前臂旋后放于下背部,使肩胛内上角翘起,拇指螺面按住肩胛内上角侧缘骨面,沿肩胛内上角向外下滑动按压,查 找压痛点的分布情况。此处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可出现肩胛骨内上方痛、牵 拉不适及枕骨旁痛、太阳穴痛等症状。

(2)冈上肌肩胛骨压痛点检查(1-8-14):冈上肌内端附着于上窝。

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检查者站于患者患侧肩后方,用拇指尖按住冈上窝冈上肌做垂直滑动按压,可查得压痛点。冈上肌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可出现 局部痛、肩臂部沉重感、颈背部酸胀不适等症状。
(3)肩胛冈以下部分软组织附着处压痛点检查(1-8-15~图1-8-17): 肩胛冈至肩峰及锁骨外段有斜方肌、三角肌附着,冈下窝有冈下肌、小圆肌、 大圆肌附着,肩胛骨脊柱缘有小菱形肌、大菱形肌附着,肩胛盂下唇有肱三头肌长头附着。

检查者可根据患肩活动范围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1)患者上肢外展功能在130°以上,检查者以患者同侧手臂自患臂下方穿过,手扶紧患臂的肩上方使患肩固定不动,另一手的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捏持肩胛骨的内外侧缘,确定肩胛骨冈下部分的轮廓,以拇指滑动按压轮廓内的软组织自中心向周围或自内侧向外侧按压查找压痛点。
 
2)患者上肢外展在90°~120°的,检查者站在患者的患侧,一手抓握患 肢的上臂,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捏持患侧肩胛骨的内外侧缘,确定 肩胛骨冈下窝的轮廓,拇指滑动按压轮廓内的软组织,自中心向周围或自内侧向外侧按压查找压痛点。

 

3)患者上肢外展小于90°的,检查者站于患者患侧,一手自患者前方扶持患肩固定,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捏持患侧肩胛骨的内外侧缘,确定肩胛骨冈下窝的轮廓,拇指滑动按压轮廓内的软组织,自中心向周围或自内侧向外侧按压查找压痛点。
此处压痛可原发或由颈、胸椎旁软组织损害传导而来,主要引起肩部 疼痛、颈痛、后背沉重、肩关节功能障碍、腋窝痛、前胸痛、臂痛、手麻等症状。
(4)肩外侧压痛点检查(1-8-18、图1-8-19):肩外侧包括肩峰斜 方肌、三角肌附着处,喙突上方喙肩韧带、喙锁韧带附着处及其下方喙肱肌、 肱二头肌短头、胸小肌附着处,肱骨大小结节周围的肩袖附着处。
 
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肩,另一手拇指分别滑动按压肩峰周围、喙突、肱骨大小结节及周围的软组织附着处,查找压痛点,了解肩外侧压痛点的分布情况。此处压痛多为继发冈下三肌损害传导而来,主要引起局部痛、肩部沉 着、酸胀不适、颈后外上方痛等症状。

4.肘关节压痛点的检查(1-8-20~图1-8-23):肱骨外上髁为 前臂伸肌群附着处,肘关节肱骨内上髁为前臂屈肌群附着处。

 

肘外侧检查时,检查者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拇指滑动按压肱骨外上髁、肱骨近端桡屈侧肘关节囊及桡骨小头环状韧带处可查到明显压痛点。

 

肘内侧检查时,检查者一手握住前臂使肘部微屈,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 开,拇指滑动按压肱骨内上髁骨面及尺神经周围的纤维鞘管处,查找压痛 点。此处压痛多由颈背部软组织损害继发或传导而来,也可因局部过劳原 发,主要引起局部痛、尺神经支配区域传导痛、前臂痛和腕部痛。

5.腕关节压痛点的检查(1-8-241-8-27)

 

腕桡侧桡骨茎突腱鞘,内有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通过。尺骨头及尺骨茎突处有腕背侧横韧带、关节囊、滑膜等附着。腕掌侧有腕管和尺管,内有相应的神经、血管通过。

 

拇指尖针对桡骨茎突背外侧、尺骨小头周围及腕背关节处,滑动按压查 找压痛点。按压腕掌侧检查腕管及尺管周围的软组织损害情况。腕关节周围压痛可原发也可由颈背肘部软组织损害继发或传导而来,主要引起局部痛、手麻症状。
6.背部压痛点检查(1-8-28、图1-8-29)背部胸椎棘突、椎板 及后关节突处分别有斜方肌筋膜、背阔肌筋膜、小菱形肌、大菱形肌、上后锯 肌、背半棘肌、竖脊肌、多裂肌、旋椎肌等附着,是软组织损害的好发部位,吊 在胸椎棘突、后小关节、椎板、横突尖等处及背伸肌群和背筋膜找到规律性的压痛点。第12肋骨下缘有下后锯肌、腰髂肋肌及腰背筋膜前叶等附着, 针对此处可查得压痛点。

 

患者取俯卧位,上肢放于身体两侧.全身放松,头转向检查者,便于随时观察患者表。检查者一手拇指尖沿着胸椎棘突两侧及棘突旁开2CM处后关节突关节的位置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做滑动按压检查,查找压痛点的分布情况。另外棘突旁开3cm左右的肋横突关节处滑动按压也可查到压痛点。第12肋骨下缘处,拇指尖螺面向上,针对第12肋骨下缘向上做滑动按 压,可查得压痛点。此处压痛可原发也可由腰骶部、臀部软组织损害传导而 来,主要引起背痛、背部沉重感、背部吊紧感、肋软骨痛、肋间神经痛、胸闷、 心悸、气短、胃胀、泛酸等症状。

7.腰骶部压痛点检查:腰骶部包括腰脊柱段两侧、骶骨背面及髂后上棘内上缘外至腰三角外侧骼嵴下至骶髂关节下端髂骨骨缘,分别有腰背筋 膜后叶、竖脊肌、多裂肌、旋椎肌、腰背筋膜前叶、髂肋肌等附着,在这些软组 织骨骼附着处及腰部深层肌和腰背筋膜可查得压痛点。

患者俯卧位,头转向检查者,便于随时观察患者表情。检查者一手拇指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沿腰椎棘突两侧及腰椎棘突旁开2.53 cm处 后关节突关节所在位置做滑动按压检查,可查得压痛点(1-8-30) 

横突压痛点检查为检查者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沿背部下滑至肋弓下缘后,双手拇指向内顶按,即为第3腰椎横突尖检查部位,然后拇指尖向内上推压,即为第2腰椎横突尖检查部位,最后拇指尖向下推压,即为第4腰椎横突尖检查部位,可查得明显压痛点(1-8-31)

骶骨背面 压痛点检查则在进行腰椎旁压痛点检查时向下顺延至骶骨背面,沿骶中嵴两侧按压软组织,查找压痛点的分布情况(1-8-32)

 

自髂后上棘内上缘骨面髂骨边缘向两侧按压,查找压痛点的分布情况及敏感 程度,向外至腰三角外侧,向下至低髂关节下端及低骨外下端(图1-8-33~图1-8-35),这是腰、骶、臀、腿痛检查的重点位置,也是发 生疼痛及治疗疼痛的一个核心位置。

 

对于腰部肌肉粗壮厚实者,有时 拇指按压查不到压痛点或查到的压痛占不明显,或低髂关节、髂嵴前方 由于骨性结构的遮挡,查不到压痛点,影响诊断的准确性。遇到这种情况可利用银质针针刺试探,有无菌性炎症存在者则会出现酸、胀、重 麻、痛等强烈的针感。腰骶部压痛多数为原发,也可继发于颈部软组织 损害或臀部、大腿根部软组织损害,主要引起腰骶痛,向上传导出现头颈部症状,向下传导出现臀、腿、膝、踝、足部疼痛,向前传导还可出现腹部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功能紊乱的诸多相关征象。

(下)

8.臀部压痛点的检查:自骶骨背面至髂翼外面内侧为臀大肌上端附着处,臀大肌深面及外侧主要为臀中肌、臀小肌及阔筋膜张肌附着。

(1)患者取俯卧位:

 

检查臀大肌、臀中肌内侧附着及行走部位的压痛点情况,检查者一手拇指尖自臀内侧臀大肌附着处由骶尾部沿髂骨边缘向外逐点滑动按压检查压痛点,直到髂嵴外缘,然后向大转子后侧滑动按压臀中肌下行部位,查找压痛点(图1-8-36、图1-8-37)。最后自髂骨嵴向后下约10cm处沿坐骨大切迹后缘向上纵行滑动按压附着处软组织,查找压痛点(图1-8-38)。

 

此处压痛多为原发也可由腰骶部或臂旁侧软组织损害传导而来,主要引起腰痛、臀痛、下肢痛,也可向上引起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症状。

(2)俯卧位检查完毕后采取侧卧位:检查髂翼外三肌的软组织损害压痛点(图1-8-39~图1-8-41)。

 

被检侧在上,检查者站立于患者背后,以一侧臂膀托起在上的大腿使臀旁侧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另一手拇指自股骨大转子高点至髂前上棘连线中点阔筋膜张肌走行部位开始滑动按压,然后拇指沿髋臼上缘向臀后侧滑动按压,查找压痛点的分布情况。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为阔筋膜张肌检查部位,股骨大转子上方为臀小肌检查部位,股骨大转子后上方为臀中肌检查部位。如有臀旁侧软组织损害, 按压检查时常有明显疼痛并有酸胀疼痛感觉下传小腿外侧。此处压痛多为原发,主要引起臀腿痛、髋外侧痛、大腿根痛、腰痛、小腿外侧及足部麻痛、骶尾痛等症状。

9.大腿根部及耻骨联合上缘压痛点检查:(图1-8-42至1-8-44)

 

沿耻骨上支、耻骨结节至耻骨下支、坐骨支及坐骨结节分别有耻骨肌、内收长肌、 股薄肌、内收短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深横肌、内收大肌等附着。耻骨联合上缘有腹直肌、棱锥肌附着。

 

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伸直放松,检查者一手拇、示指或示、中指捏持耻骨上支 确定耻骨结节位置,拇指尖滑动按压耻骨结节并向外滑动按压耻骨上支,向下 滑动按压耻骨下支,查找压痛点的分布情况。拇指螺面滑动按压耻骨联合上缘 及耻骨上支上缘骨面,查找腹直肌、棱锥肌、耻骨肌压痛点。耻骨部检查完毕后,嘱患者患侧下肢屈膝屈髋外展,暴露坐骨结节及坐骨支,拇指尖滑动按压坐骨结节明显凸起处,循按坐骨结节及坐骨支查找压痛点并做适度按压,坐骨支的按压包括外侧面及内侧面两部分。此处压痛多为原发也可由腰骶部、臀旁侧软组织损害继发传导而来,主要引起大腿根痛、坐骨神经痛、膝前内下方痛、踝内侧痛、腰痛、腹痛、痛经、性交痛、胃脘不适等症状。

10.膝关节压痛点的检查 :膝关节股骨内上髁处有内收大肌下端、腓肠肌内侧头、内侧副韧带及关节囊等附着,外上髁处有髂胫束远端、腓肠肌外侧头、外侧副韧带、腘肌、外侧关节囊等附着,髌骨粗隆处有髌下脂肪垫附着。

(1)膝内侧(图1-8-45):

 

患者仰卧膝伸直位,扪摸膝内侧内收肌结节所在位置,拇指尖滑动按压内收肌结节并循按整个股骨内侧髁骨面,查找压痛点,此处软组织损害与膝内侧痛、胫骨内侧髁痛、踝内侧痛有关。多原发于耻骨内收肌附着处,日久有继发性病变出现。按压膝关节内侧间隙,分别滑动按压股骨内侧髁与关节面移行骨缘,胫骨内侧髁及其与关节面移行骨缘,查找压痛点。

(2)膝外侧(图1-8-46):

患者仰卧膝伸直位,扪摸膝外侧股骨外侧髁,滑动按压骨面查找压痛点。此处压痛多为腰臀部软组织损害传导而来。

 

(3)膝前方(图1-8-47):

膝前方最经典的检查为髌下脂肪垫的检查。患者仰卧伸膝位,大腿放松,检查者一手拇、示指向下推压髌骨上缘使髌骨下移,髌尖翘起,另一手拇指螺面向上尖端按压髌下脂肪垫髌尖附着处,自中间向两侧滑动按压,如整个髌骨髌下脂肪垫附着处均有明显压痛,则髌脂肪垫髌尖附着处多为原发性软组织损害或已形成继发性无菌性炎症改变,常需对此处进行治疗。如髌尖骨面的压痛点仅局限在内侧或外侧,则膝前下方痛的发生多由上源传导而来。可以通过传导痛的鉴别进行区分。内侧压痛常与膝内侧内收肌结节处软组织损害、大腿内侧耻骨及坐骨部软组织附着处损害有关。外侧压痛常与臀、腰部软组织损害有关。髌下脂肪垫 损害与膝前下方痛、膝上方痛、大腿前侧痛、小腿前侧痛、腘痛、小腿后侧痛、足跟痛、足背及第2~4足趾发麻等有关。

11.踝关节的压痛点检查 :踝关节后方有跟结节、跟腱滑囊、跟腱鞘及跟腱前脂肪垫,踝内侧为胫后肌腱鞘及内侧副韧带附着,踝外侧为腓骨长、 短肌腱鞘及支持带附着,跗骨窦内有脂肪垫及其周壁距跟骨间韧带、距跟前侧韧带、距跟旁韧带等附着,踝前方有踝前关节囊附着。

(1)踝后脂肪垫(图1-8-48):

 

患者屈膝、屈髋、足底着床或检查者一手握持足底,另一手拇指尖针对跟骨结节上方、胫、腓骨后侧踝后脂肪垫附着处进行滑动按压,查找压痛点。此处主要引起踝后方痛、跟底痛、足底麻。

(2)踝内侧(图1-8-49):

 

患者侧卧暴露踝内侧或检查者一手托扶踝部,另一手拇指尖沿踝关节内侧缘自前向后或自后向前滑动按压内踝沟、关节囊周围及跟骨内侧骨面,查找压痛点。此处压痛可原发也可由大腿根部、膝内侧软组织损害传导而来,主要引起局部痛、跟底痛。

(3)踝外侧(图1-8-50):

 

患者侧卧暴露踝外侧或检查者一手托扶踝部,另一手沿踝关节外侧缘自前向后或自后向前滑动按压外踝后下方腓骨长短肌腱鞘、关节囊周围及跟骨外侧骨面、外踝前方跗骨窦,查找压痛点。跗骨窦周围窦壁均应按压了解压痛情况。此处压痛可原发也可由腰臀部软组织损害传导而来,主要引起局部痛和足背、小趾麻痛等症状。

(4)踝前关节囊(图1-8-51):

患者仰卧或坐位暴露踝关节,检查者一手托扶踝部,另一手拇指尖分别对踝前关节囊的边缘及中心部进行滑动按压,查找压痛点的分布情况。此处软组织损害主要引起踝前局部痛。

 

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文章资讯
你的浏览历史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

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富康路18号117室

全国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15171473501 龙老师

技术支持:网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