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官方网站!
针刀知识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针刀知识 >

针刀治疗头夹肌所致肌紧张性偏头痛的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31文字来源:未知点击数:

  运用小针刀治疗头夹肌所致肌紧张性偏头痛,方法简单微创,标本兼治,费用低廉,疗效满意,值得推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均为2006年至2008年本院的门诊病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20-45岁22例,46岁以上8例;以脑力劳动或长期伏案工作者发病率较高。病因:外伤4例,劳损20例,受凉3例,原因不明3例;病程1个月至25年不等,平均3.1年;左侧偏头痛10例,右侧12例,双侧8例;伴有颈部活动受限24例。以上病例均经CT或MRI、脑血流图等专科检查排除其它脑、颈部疾患并确诊,且无合并症。
 
  1.2 诊断依据
 
  患侧颞、乳突部疼痛或酸胀,有时牵扯枕部;颈部活动受限,靠患侧睡眠时症状加重;触诊C3-T3间棘突及项韧带处有增厚或结节感;能触查到治疗病灶,此病灶压之酸痛无放射,按压后有舒适感;头颈向患侧旋转无力,用力旋转时疼痛加重,向健侧旋转时患侧出现牵拉痛,头颈后伸时疼痛加重。本组病例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屈颈,双手抱臂支撑额部。在压痛点及肌紧张处或软组织异常改变处作一标记。戴无菌手套,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刀刃线与肌纤维和血管神经的长轴一致,根据不同部位,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到达病灶处时,病人局部或沿神经走行路线或神经支配区域内出现酸、沉、胀等针感感觉后,此时行纵行切割,纵行摆动、横行摆动等手法进行松解剥离,手法完成即出刀。针刀口外敷创可贴,术后2d加强颈部旋转活动。
 
  1.4 注意事项
 
  乳突内侧有枕动脉沟,其内的枕动脉和枕静脉比较固定;在颞窝有颞浅动脉和颞浅静脉,应避开上述血管运针,切勿损伤;额枕肌额腹一般不施术。
 
  1.5 疗效标准
 
  优: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良: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症状及功能活动无改善。
 
  1.6 治疗结果
 
  优25例,良4例,无效1例,有效率97%。治疗次数1-3次。随访半年均无复发。
 
  2 讨论
 
  头夹肌起于C3-T3的棘突及棘上韧带、项韧带,肌纤维向上外,止于颞骨乳突后缘和枕骨上项线,它和枕肌共同在上项线外侧端交织附着。枕肌又移行于帽状腱膜,与额肌一前一后共同紧张帽状腱膜。当风、寒、湿、外伤、劳损、姿势异常等使头夹肌出现渗出,由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进而形成粘连,继发帽状腱膜持续性紧张。由于这种持续性收缩引起肌肉缺血,钾离子浓度升高,可刺激组织中的化学感受器而引起头痛;另一方面,因肌肉持续性收缩可游离出化学性致痛物质,如乳酸、缓激肽、5-羟色胺等刺激感受器引起头痛。从感受器输出的有害刺激通过脊髓使交感神经兴奋,致头颈部肌收缩,更加重肌肉循环障碍,即进入恶性循环。肌紧张性偏头痛发病一般无颅周围骨骼肌器质性病变,大多是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肌肉收缩而导致头痛。
 
  运用小针刀行闭合性手术,可松解粘连和变性软组织,对头夹肌所致肌紧张性偏头痛有极好疗效。同时,由于小针刀对病变组织的机械性刺激,产生微量机械能,在病灶区机械能转变为热能,此热能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微循环通畅,加强了局部病变的营养供应,也能迅速带走病变部位堆积的致痛物质,促进炎症吸收,从而使疼痛症状迅速缓解,机体恢复伤前原有状态,重新达到静态和动态平衡。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专注于小针刀培训、小针刀进修学习、小针刀临床治疗,重点支持针刀临床诊疗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拥有全国前沿的针刀整体松解术规范诊疗技术。
网址:http://www.zhendaoyx.com/
免费咨询电话:4008-945-120
培训及临床中心: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西路特一号

此文关键词: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文章资讯
你的浏览历史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

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富康路18号117室

全国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15171473501 龙老师

技术支持:网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