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最容易被忽视的肩背疼痛,你真的读懂了吗
发布时间:2024-04-23文字来源:未知点击数:206
肩胛胸壁关节是一个很特殊的关节,常由于滑囊炎或其他原因引起肩胛弹响,即肩胛骨弹响综合征(snapping capulasyndrome),也称为肩胛胸壁综合征,是由Boin于1867年首次报道。包括肩胸滑囊炎和肩胛骨活动中的捻发音、摩擦音、碰击音,按照严重程度可使患者产生轻微不适或严重疼痛,甚至功能障碍。肩胛骨弹响综合征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却常被忽视。早期诊断和干预能降低功能障碍发生。
(一)肩胛胸壁关节的解剖
●肩胛胸壁关节
是一个很特殊的关节,它由凹形的肩胛骨与凸出的胸壁构成。
●肩胛骨
肩胛骨是一块大而平的三角形骨,倾斜覆盖第2至第7肋胸廓的后表面,并与胸廓后壁相连结。肩胛骨是上肢与人体中轴骨骼的连接结构,通过肩锁关节与肢体相连。它有两个面(腹侧和背侧),三个边(上边、腋窝边和椎体边)和三个角(上内、下内和外侧)。
●肩胛骨周围肌肉
构建肩胛胸壁关节的稳定性,肌肉功能失衡将会导致肩胸关节活动异常。
①肩胛提肌和菱形肌附着于肩胛骨内侧缘,肩胛下肌覆盖肩胛骨前表面。
②前锯肌起源于肋骨止于肩胛前表面内侧。
③肩袖的三块肌肉起源于肩胛骨。其中,肩胛下肌起源于肩胛骨前表面,冈上肌和冈下肌起源于肩胛骨的后表面。
肩胛骨与胸壁之间的缓冲垫由前锯肌和肩胛下肌构成,在其前方构成前锯肌间隙和肩胛下间隙。前锯肌间隙位于胸壁、前锯肌和菱形肌之间。肩胛下间隙由前锯肌、肩胛下肌和腋窝构成。
●肩胛骨周围的重要神经血管结构
副神经在内上角附近穿过肩胛提肌,走行于肩胛骨内侧界,深入到斜方肌;
肩胛背动脉在肩胛骨内侧界偏内1cm处与肩胛背神经伴行,穿出中斜角肌,行于大小菱形肌深部;
肩胛上神经和肩胛上动脉走行于喙突内侧的肩胛上切迹。
●滑囊
与肩胛滑囊炎有关的两个主要滑囊:前锯肌下滑囊(由胸壁、前锯肌和菱形肌构成)、前锯肌上滑囊(由前锯肌、肩胛下肌、腋窝构成)。
此外还有四个并不恒定的小滑囊,以肩胛骨内上角处(前锯肌上或前锯肌下滑囊)多见,肩胛下角处的前锯肌下滑囊以及肩胛冈内缘斜方肌下部的斜方肌滑囊次之。
(二)病因
肩胛骨弹响综合征的主要病因分为3大类:滑囊炎、肌肉异常、骨或软组织异常;不管哪种病因,弹响肩胛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手臂运动导致肩胛骨的异常力学摩擦胸壁,再通过胸廓放大引起。
●肩胸滑囊炎
主要由肢体过度不当活动和过度使用引起,包括运动(如游泳、投掷、网球等)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过顶运动。创伤可直接或者间接导致肩胸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也可引起滑囊炎。
有国外学者认为过顶活动刺激滑囊,反复刺激形成慢性滑囊炎,炎症形成疤痕和纤维化,导致捻发音和弹响。
●肌肉异常
肌肉萎缩,肌肉纤维化或异常的肌肉黏连。最常见的是前锯肌,会引起异常肩胛运动导致弹响。也可能是菱形肌和肩胛提肌无力,肌肉创伤或肩部手术并发症所致。附着于喙突的胸小肌紧张,可以向前拉肩胛骨,造成前方倾斜,减少上肩胛骨和胸壁的空间。
弹响肩胛的另一个罕见的病因,弹力纤维肌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在老年妇女中更常见,多位于胸壁上肩胛下区域的大菱形肌和背阔肌平面。
●骨异常
是肩胛骨弹响综合征的另一原因,以肩胸间骨软骨瘤最常见,骨软骨瘤可位于肩胛骨腹侧和胸壁背侧。另外:肩胛骨内上角和下角过长或呈钩状、Lusk结节(内上角处骨性突起)、内上角与体部成角异常、肋骨与肩胛骨骨折愈合不良,还有学者指出由于肩胛周围肌肉反复撕脱和微小创伤易形成骨刺,均可增加肩胛胸壁间摩擦,产生弹响。
本平台旨在传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