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官方网站!
针刀知识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针刀知识 >

肩胛背肌筋膜炎的临床诊断和针刀治疗

发布时间:2017-07-18文字来源:未知点击数:

  [关键词]肌筋膜炎激痛点针刀闭合松解
 
  肩胛背肌筋膜炎是因肩胛背的肌肉、筋膜组织因外伤、慢性劳损以及风寒湿邪侵袭而引起的疼痛,并伴有肌痉挛、压痛、触及硬结或索条、活动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临床诊断]
 
  肩胛背肌筋膜炎的好发人群多为室内坐位工种,女性多于男性。体弱且夹杂慢性疾病(癌症)者发病率高,可高达32%[1]。该症的临床特点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因此诊断也应从疼痛特征、压痛点、激痛点(即扳机点)或触发点等诸方面入手,尤为重要的是找出激痛点。
 
  肩胛背肌筋膜炎的疼痛常于清晨发作,活动、热敷后疼痛可明显减轻或消失,但急性病例活动后可疼痛加剧。疼痛局部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功能障碍。
 
  查体可发现患部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多在肌肉的附着点处,按压此点可引起疼痛和放射,但放射部位与神经分布区不一致。
 
  作为诊断依据的激痛点的临床确认,要具备以下四个标准[2]:
 
  1.跳跃征:受累区在检查按压时,可引起病人惊跳或躲避退让,其它疾病是没有这种情况的。
 
  2.疼痛结节或疼痛索条:多数病人可检及,重压有酸痛感。
 
  3.交感神经症状:当叩击疼痛区域时,皮肤发生苍白或充血现象,多见在症状较重的病人。
 
  4.局封或局部麻醉:如果疼痛消失,即可确诊为肌筋膜炎。
 
  诊断该征多依据询问病史及物理检查、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应重视问诊,着重了解有无损伤史和慢性劳损史以及是否感受风寒湿邪,再结合以上临床特征诊断该征并不困难。
 
  [鉴别诊断]
 
  一、纤维肌痛综合征:该征的疼痛特征为广泛(弥漫)性。压痛点较多,分布广泛,多位于肌肉—肌腱接头处。其特点是只在指压局部引发局限性疼痛,而不向周围或远处放射,且触不到疼痛结节或索条。
 
  二、心绞痛:该征有时被误诊为心绞痛。反之亦有不典型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被漏诊。心电图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鉴别诊断价值。必要时应用硝酸甘油制剂作为诊断性治疗。
 
  三、肩关节周围炎:根据肩关节功能与疼痛的关系及体检,可加以区别。
 
  四、脊柱疾患引起之脊神经痛:包括颈椎病、脊神经后支卡压症等疼痛征象,其中绝大部分疾病可通过影像学检查(X线、CT、MRI)即可确诊或予排除。
 
  [针刀治疗]
 
  可在局麻下将针刀沿肌纤维走行方向,平行刺入肌肉、筋膜附着点或硬结处,施行与骨面纵行疏通、横行剥离松解手法,有结节纵切3~5刀。若条索较长且明显者,左拇、食两指捏紧条索,固定至骨面,刀口线与条索纵轴方向一致,垂直皮肤刺入,达病变处纵切数刀,待感到肌肉和骨之间有松动感时出针刀。进针处皮肤消毒、无菌处理。病情不严重者一般情况1次即可治愈,严重者每7日重复1次,总疗程为3~5次。
 
  一、斜方肌筋膜炎治疗
 
  俯卧位,双手放于体侧
 
  1.枕骨上压痛:多在天柱穴处,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枕骨刺入达骨面,纵行疏通剥离,横行摆动。
 
  2.肩背部表浅部位压痛有条索或硬结:刀中线与斜方肌纤维方向一致,针体垂直皮肤刺入,约1cm左右,纵行疏通剥离,横行铲剥与深层肌肉分离,阻力较大者切开剥离。
 
  3.肩胛冈、锁骨外侧压痛:刀口线与肌纤维方向一致,针体垂直骨面进针,纵行疏通剥离,横行摆动。
 
  二、肩胛提肌筋膜炎治疗
 
  1.在肩胛骨内上角及周围软组织处有压痛者:取坐位,双上肢下垂。刀口线与肩胛提肌纤维方向一致,针体垂直皮肤刺入,缓慢进针,达第2肋骨骨面,先纵行疏通剥离,后横行铲剥。然后将针刀提起至皮下,令针身向颈部倾斜,约与皮肤呈500角,针刃斜向下刺至肩胛骨内上角骨面,纵行疏通剥离。
 
  2.压痛点在C1~4横突后结节处:俯卧头颈微前屈,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颈椎横突后结节骨面(针尖约向内倾450角)刺入皮肤,缓慢进针,直达骨面,先纵行疏剥,后横行摆动。
 
  三、菱形肌筋膜炎治疗
 
  1.颈C6~T4棘突侧方压痛:刀口线与菱形肌纤维方向一致,针体与皮肤呈600角刺入,达棘突骨面,纵行疏通剥离,横行剥离。
 
  2.肩胛骨脊柱缘骨面压痛:患者坐位,臂后伸并屈肘,将肘压向前方,这时肩胛骨翘起。在肩胛骨内缘的前方注射局麻药物,用斜刃针刀,针体与肩胛骨背面垂直刺入,在肩胛骨内缘的前方划割3~4下。
 
  四、冈上肌筋膜炎治疗
 
  1.肱骨大结节上端压痛:刀口线与冈上肌腱纤维方向一致,针体垂直于肱骨大结节骨面刺入,达骨面后,纵行疏通剥离,横形摆动针体。有钙化组织者,在硬结上纵切几刀。
 
  2.冈上窝部压痛:取坐位,患肢自然下垂,刀口线与冈上肌纤维方向一致,针体与肩背部皮肤约900刺入,达冈上窝骨面,纵行疏通剥离横行摆动针体。若压痛点面积较大,可将针刀上提1~2cm后,使针体倾斜300~400角刺入,达骨面后,纵行疏通剥离。
 
  五、冈下肌筋膜炎治疗
 
  1.冈下窝压痛:正坐弯腰位,两肘撑在膝上。刀口与冈下肌肌纤维平行,针体垂直肩胛骨刺入,达骨面,纵行疏通剥离,横行摆动针体。
 
  2.肱骨大结节处压痛:正坐微屈背,两上肢肘部自然放于胸前桌上,在肩部后上方压痛点处取两个进针点,两点沿肌纤维走向纵行排列。两点距离不超过1cm,一点在肌腱上,一点在冈下肌腱下滑囊。刀口线和冈下肌纤维走向平行,针体和上臂背面呈1350角刺入,上点先纵行剥离,后横行剥离,下点作切开剥离。
 
  六、小圆肌筋膜炎治疗
 
  侧卧位患肩在上,患肢屈肘内收放于胸前。或坐位,患肢搭于对侧肩上,于压痛点处进针,刀口线与小圆肌纤维方向一致。针体垂直骨面进针,达骨面。提起约1mm,纵行疏剥,横行摆动。
 
  [临床体会]
 
  1.斜方肌筋膜炎治疗时针刀进针较浅,约1cm左右;其他五种肌筋膜炎治疗时针刀直达骨面,不可刺入肋间,以防刺伤肋间神经或穿透胸膜,一般痛点都不在肋间,粘连都在肋骨上。
 
  2.鉴于本综合征的慢性本质,而且可能复发,因而治疗务求根治。对重症患者并应着眼于全身心的调整和局部治疗兼施、多学科综合性治疗(如理疗、按摩等)。
 
  3.全身心治疗包括行为疗法,心理疏导和积极的生活指导。加强户外有氧健身锻炼,保暖、防潮湿、寒冷侵袭,以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姿势。在生活、工作中矫正、改换长期╱长时间固定一种姿势或重复一种动作,以根除复发和加重或引发该征的因素。
 
  对心理因素导致患病者,除予以综合治疗外必须给予特殊的心身护理。
此文关键词: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文章资讯
你的浏览历史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

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富康路18号117室

全国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15171473501 龙老师

技术支持:网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