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处方靳三针三十九方
发布时间:2025-08-13文字来源:未知点击数:
靳三针疗法,是岭南针灸的一个学术流派。靳瑞教授是创始人,是这个疗法的代表。
“三针”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某些病症针刺三次即控制症状;二是某种疾病用三个特定的穴位治疗,如腰痛取腰三针,肩周炎取肩三针等;另外有些是三个穴位的组合,如手三针是曲池、外关、合谷,主治手疼痛和上肢瘫痪等。
“三”是单数,属阳。“三”是少阳,阳气初生,朝气蓬勃,渐而隆盛;“三”谐音“生”,生生不息,无限扩展之意。
一、四神针
二、智三针
穴组: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神穴为第二、第三针。
定位: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本神穴——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三、颞三针
定位: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
四、脑三针
五、手智针
定位:内关——正坐或仰卧位,仰掌。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劳宫——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掌屈指时中指尖处。
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六、足智针
定位:涌泉为第一针;跖趾关节横纹至足跟连线中点为第二针,又称泉中穴;泉中穴向内旁开0.8寸为第三针。
七、手三针
定位:曲池——在肘部,屈肘,当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八、足三针
定位: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九、肩三针
十、颈三针
定位:天柱——在颈部,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十一、背三针
定位:大杼一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
十二、腰三针
定位: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
委中——在腘窝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腰痛、腰椎增生、腰肌劳损、性功能障碍、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十三、膝三针
血海——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二寸处,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十四、踝三针
定位:解溪——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跨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太溪——在足部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昆仓——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十五、坐骨针
定位:坐骨点——臀沟尽头水平,后正中线旁开约3寸处。
委中——在胭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十六、眼三针
十七、鼻三针
十八、舌三针
定位:上廉泉穴为第一针,上廉泉穴左右旁开0.8寸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流涎、中风舌强不语、语言不清、语言发育迟缓。
十九、耳三针
定位:听宫——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会——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二十、面肌针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二十一、胃三针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二十二、肠三针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膝眼下6寸,距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中指)。
二十三、胆三针
定位:日月——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与第七肋间隙的交点,任脉旁开4寸。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的交点,任脉旁开4寸。
二十四、尿三针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二十五、阴三针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二十六、阳三针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
二十七、脂三针
定位: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足三里——在膝下三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中指)。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胆固醇增高、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后遗症。
二十八、突三针
水突——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扶突——在颈外侧,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
二十九、肥三针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三十、叉三针
定位: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下关——在面部耳前,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三十一、痫三针
定位: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三十二、痿三针
定位:合谷——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癔性瘫痪等。
三十三、晕痛针
定位:四神针——百会(督脉)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即四神聪(经外奇穴)旁开0.5寸,共四针。
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三十四、面瘫针
四白——在面部,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太阳——正坐或侧伏坐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三十五、乳三针
定位:乳根——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肩井——在肩上,前直对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三十六、褐三针
定位:颧髂——正坐或仰卧位。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太阳——正坐或侧伏坐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三十七、定神针
主治:小儿多动症,脑瘫儿的斜视、弱智儿童或其他病种兼见双目无神者、前额痛。
三十八、闭三针
定位:十宣——仰掌,十指微屈。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10个穴位。
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人中——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三十九、脱三针
定位: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人中——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和下2/3交界处。
主治:脱证。
本文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专注于小针刀培训、小针刀进修学习、小针刀临床治疗,重点支持针刀临床诊疗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拥有全国最前沿的针刀整体松解术规范诊疗技术。
网址:http://www.zhendaoy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