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临床经典病案分析之慢性支气管炎
发布时间:2016-04-22文字来源:未知点击数:
本文节选自《针刀医学临床100问》,主编张天民
十、慢性支气管炎
赵某某,女,60岁,退休,于2013年08月15来我院就诊。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3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3年前冬天落入水中受凉后,开始出现咳嗽、咳痰,症状持续2个月,后逐渐恢复。以后每年冬天咳嗽、咳痰复发,至当地医院就诊,给予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2个月后逐渐恢复。患者去年上述症状复发,持续3个月,症状为彻底好转,1个月前患者受凉,出现咳嗽、咳痰症状,至今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慢性支气管炎”收入院。现症见:咳嗽,咳灰白浓痰伴喘息,胸闷。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无外伤及其他特殊病史。
查体:胸椎生理曲度变大,T1-T5棘上、棘间及椎旁压痛(+),叩击痛(+),肺底部可听到湿性啰音,偶伴有哮鸣音。
辅助检查:2013.10.15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医院拍胸椎正侧位X片及胸片示:1、胸椎生理曲度变大,2、双肺下部文理增粗。2013.10.15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医院查心电图、凝血四项、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11.2×109/L,中性粒细胞总数:9.0×109/L。
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2013年08月15日行针刀松解术第1次手术。
(1)体位 俯卧位,胸前部垫软枕。
(2)体表定位 T2~T3、T3~T4棘突及周围。
(3)消毒 在施术部位,用活力碘消毒2遍,然后铺无菌洞巾,使治疗点正对洞巾中间。
(4)麻醉 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每个治疗点注药1ml。
(5)刀具 Ⅰ型4号直形针刀。
(6)针刀操作(图113)
①第1支针刀松解T2~T3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多裂肌止点的粘连瘢痕 在棘突顶点定位,针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针刀体先向头侧倾斜45°,与胸椎棘突呈60°角,按四步进针刀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直达棘突骨面,纵疏横剥3刀,范围0.5cm,然后将针刀体逐渐向脚侧倾斜与胸椎棘突走行方向一致,先沿棘突骨面分别从棘突左、右侧向椎板方向铲剥3刀,深度达棘突根部,以松解多裂肌止点的粘连瘢痕。再退针刀到棘突表面,调转刀口线90°,从T3棘突上缘骨面向上沿T2和T3棘间方向用提插刀法切割棘间韧带3刀,范围0.5cm。
②第2支针刀松解左侧T4肋横突关节囊韧带 在T2~T3棘间中点旁开2cm处定位,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角,按四步进针刀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达横突骨面,沿横突骨面向外到达横突尖部,纵疏横剥3刀,范围0.5cm。
③第3支针刀松解右侧T4肋横突关节囊韧带 针刀松解方法参照第2支针刀松解方法。T2~T3、T3~T4其余部位的粘连瘢痕的针刀松解参照上述针刀松解方法进行。
④术毕,拔出针刀,局部压迫止血3分钟后,创可贴覆盖针眼。
图113 T2~T3、T3~T4周围软组织针刀松解
2013年08月18日第二次针刀治疗,述第一次针刀整体松解术后,咳嗽、咳喘,胸闷感较术前有所减轻今日行针刀整体松解术第二次手术。
(1)体位 俯卧位,胸前部垫软枕。
(2)体表定位 C7~T1、T1~T2棘突及周围。
(3)消毒 在施术部位,用活力碘消毒2遍,然后铺无菌洞巾,使治疗点正对洞巾中间。
(4)麻醉 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每个治疗点注药1ml。
(5)刀具 Ⅰ型4号直形针刀。
(6)针刀操作(图114)
①第1支针刀松解C7~T1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多裂肌止点的粘连瘢痕 在T1棘突顶点定位,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针刀体先向头侧倾斜45°,与胸椎棘突呈60°角,按四步进针刀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直达棘突骨面,纵疏横剥3刀,范围0.5cm,然后将针刀体逐渐向脚侧倾斜与胸椎棘突走行方向一致,先沿棘突骨面分别从棘突左、右侧向椎板方向铲剥3刀,深度达棘突根部,以松解多裂肌止点的粘连瘢痕。再退针刀到棘突表面,调转刀口线90°,从T1棘突上缘骨面向上沿C7和T1棘间方向用提插刀法切割棘间韧带3刀,范围0.5cm。
②第2支针刀松解左侧T1肋横突关节囊韧带 在C7~T1棘间上缘旁开2~3cm处定位,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角,按四步进针刀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达横突骨面,沿横突骨面向外到横突尖部,纵疏横剥3刀,范围0.2cm。
③第3支针刀松解右侧T1肋横突关节囊韧带 针刀松解方法参照第2支针刀松解方法。
④T1~T2周围的粘连瘢痕的针刀松解参照第1次T2~T3针刀松解方法进行。
图114针刀松解C7~T1、T1~T2周围结构
2013年08月21日第三次针刀治疗,述二次针刀松解后,咳嗽、咳喘,胸闷感症状进一步好转,今日行针刀整体松解术第三次手术。
(1)体位 俯卧位,胸前部垫软枕。
(2)体表定位 T4~T5、T5~T6棘突及周围。
(3)消毒 在施术部位,用活力碘消毒2遍,然后铺无菌洞巾,使治疗点正对洞巾中间。
(4)麻醉 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每个治疗点注药1ml。
(5)刀具 Ⅰ型4号直形针刀。
(6)针刀操作(图115)
①第1支针刀松解T4~T5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多裂肌止点的粘连瘢痕 在T5棘突顶点定位,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针刀体先向头侧倾斜45°,与胸椎棘突呈60°角,按四步进针刀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直达棘突骨面,纵疏横剥3刀,范围0.5cm,然后将针刀体逐渐向脚侧倾斜与胸椎棘突走行方向一致,先沿棘突骨面分别从棘突左、右侧向椎板方向铲剥3刀,深度达棘突根部,以松解多裂肌和回旋肌止点的粘连瘢痕。再退针刀到棘突表面,调转刀口线90°,从T5棘突上缘骨面向上沿T4和T5棘间方向用提插刀法切割棘间韧带3刀,范围0.5cm。
②第2支针刀松解左侧T5肋横突关节囊韧带 在T3~T4棘间上缘旁开2~3cm处定位,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角,按四步进针刀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达横突骨面,沿横突骨面向外到横突尖部,纵疏横剥3刀,范围0.2cm。
③第3支针刀松解右侧T5肋横突关节囊韧带 针刀松解方法参照第2支针刀松解方法。T5~T6周围的粘连瘢痕的针刀松解参照T4~T5针刀松解方法进行。
④术毕,拔出针刀,局部压迫止血3分钟后,创可贴覆盖针眼。
图115 T4~T5、T5~T6周围软组织的针刀松解
2013年08月22日查房:患者诉胸闷感基本消失,咳嗽、咳痰症状明显缓解,予以患者办理出院。
2014年08月11电话随访:患者诉去年冬天胸闷感及咳嗽、咳痰症状未见复发。
讨论:现代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认为其是由于支气管发生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的,所以在治疗上主要是采取抗感染、解痉挛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疗效不够理想。针刀医学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理学研究发现,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肺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力平衡失调引起的。肺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以胸廓为弓,以连接肺腑和胸廓的软组织(肌肉、韧带、筋膜、关节囊)为弦构成的。它的功能是保持肺脏正常位置,并完成肺脏的生理功能。胸背部软组织慢性损伤(如棘上韧带损伤、斜方肌损伤、胸大肌损伤等),引起这些软组织及周围软组织(弦)的应力异常,终导致脊柱或者胸廓(弓)的变形,弓的变形就会引起膈肌的拉力异常,胸腔变形,驼背,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因此在此病例中可见患者患者胸段脊柱生理曲度变大,从而引起患者胸廓的变化,终引起肺脏位置的改变,终影响肺的功能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针刀通过对下颈段及胸段脊柱周围软组织粘连、瘢痕及挛缩的松解,为人体通过自我代偿、自我修复恢复肺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力平衡创造条件,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