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针刀+”诊疗体系在防治颈椎病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8-07-24文字来源:未知点击数:
摘要:基于南少林骨伤学术思想和骨关节病的微创治疗理念,提出了“微创针刀+”诊疗体系,以辨证论治思维,阐述“微创针刀+”诊疗体系在防治颈椎病的运用,为防治颈椎病提供中西医结合综合诊疗体系。
关键词:“微创针刀+”;辨证论治;颈椎病
1 “微创针刀+”的概述
“微创针刀+”治疗理念是基于南少林骨伤学术思想和骨科微创理论而提出,有机结合传统的中药、手法、功法、针刀和骨科微创技术,依据辨证施治思维,针对疾病病理特点,采取辨证分型的对证治疗、辨证分期的顺势治疗和辨证分度的分级治疗,以期治愈疾病。
2 “微创针刀+”的科学内涵
2.1
理论依据
主要继承发扬南少林骨伤学术思想,基于南少林骨伤学术思想中的中医骨伤三期辨证理论[1]、伤瘀辨病理论、筋出槽骨错缝理论[2]和经筋理论,指导中药、手法、功法和针刀的运用;结合骨关节病的微创治疗理念[3],开展等离子、孔镜等微创技术。
2.2 辩证论治思维
通过对疾病分型、分期、分度,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4-5]:①辨证分型,对证治疗:通过查阅书籍、文献、指南及专家咨询,确定骨关节病的中医分型和西医分型,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依据患者的四诊资料进行分型,采取对证选方用药治疗,西医辨证分型主要依靠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分型,可以指导针刀、手法、功法等具体实施;②辨证分期,顺势治疗:依据中医三期辨证理论进行中医分期,依据西医的病理进行西医分期,顺应疾病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阶段采取恰当的顺势治疗;③辨正分度,分级治疗:根据病情的轻重进行病情分度,采取不同的、适当的分级治疗方案。
2.3 “微创针刀+”诊疗体系
基于南少林骨伤学术思想、骨关节病的微创治疗理念,在辩证论治思维指导下,运用南少林验方调理脏腑气血阴阳,运用南少林手法纠正筋出槽骨错缝,运用南少林功法纠正异常姿势,调理和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运用“针刀疗法”调节经筋气血和经筋力平衡,运用微创技术消除病理产物,体现筋骨并重、内外兼治、中西医结合的特色。
3 “微创针刀+”诊疗体系在防治颈椎病中的运用
3.1 颈椎病病理认识的新进展
3.1.1 祖国医学对颈椎病病理认识的新进展
3.1.1.1 本虚标实是本病的病机特点,“本痿标痹”为本病的核心病机
祖国医学从“痹症”角度出发,多有阐述,认为风寒湿邪为本病常见的外因,肝肾亏虚是本病发病的根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随着对中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不断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本痿标痹”[6] 的颈椎病中医理论,即“肝肾亏虚、筋骨失养为本,风寒湿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为标”,高度概括的表明了颈椎病病机特点。
3.1.1.2 颈部经筋力平衡失调是本病的发病根本,“横络”基本病理改变,“解结”是关键治则。
经筋理论早见于《内经》,《素问·五脏生成》曰:“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痿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灵枢·刺节真邪》提出 “一经上实下虚而不屈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 使之不通。”说明经筋在循行过程中,遇骨节则或结、或聚,功能为控制关节屈伸,当经筋受损,将会产生“横络”病理产物。近年来对经筋理论的重视,对颈型颈椎病的发病有了新的认识,认为颈部经筋力平衡失调是本病的发病根本,经筋循行“结、聚”形成“横络”是颈型颈椎病的基本病理改变,“解结”是颈型颈椎病的关键治则[7]。基于经筋理论指导,颈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体现在经筋自身生理力学失衡及经筋与骨关系失衡两个层面,经筋理论研究发现颈型颈椎病的发生多是手足三阳经筋功能障碍所致。针对
“横络”病理产物,参考薛立功从力学角度出发[8],认为人体十二经筋为十二条力线,当这些线力群牵拉力
“超阈限”地作用于其两端的应力点时,便可导致经筋结聚部位发生病理性的“横络”,结合《灵枢·刺节真邪》所述“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解结”治疗原则,我们可以从整体观念、远近相结合出发, 以解除导致颈型颈椎病的手足三阳经筋筋结点而治愈疾病。
3.2 现代医学对颈型颈椎病病理认识的新进展
3.2.1 颈椎病发生为颈部力平衡失调导致的椎间盘退变和继发改变,颈部肌肉在维持颈椎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
颈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现代医学普遍认为颈椎病发生为颈部力平衡失调导致的椎间盘退变和继发改变。颈椎力平衡维护包括静力平衡和为动力平衡。颈部软组织等外源性稳定在颈椎稳定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颈肌的正常功能防止颈脊柱稳定结构遭到破坏[9]。因此颈部丰富肌肉群,如枕骨下肌群、伸肌群、旋转肌群及稳定肌群等,维持颈椎的正常位置并为颈椎活动提供动力,保证颈部灵活、频繁的运动功能。一旦颈肌出现功能障碍,颈椎力平衡失调,超出了人体自我调节的限度,将会出现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如长期伏案工作者,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导致肌肉代谢障碍,引起肌肉的急性或慢性劳损。
如果这种情况下还不实施颈部的自我保护和外在干预,将进一步发展,出现更严重的内源性稳定系统的改变,如颈椎间盘的退变,骨质增生等改变。
3.2.2 肌筋膜理论认为颈部筋膜功能障碍,肌肉骨骼张拉力系统失衡,也会导致颈椎病
肌筋膜链理论可以理解为多条“肌筋膜经线”所构成的链状结构,是从整体观上去认识肌肉和筋膜等组织之间相互连接、相互影响的关系[10],它从力学角度出发,认识到肌肉骨骼系统是一个张拉整体结构, 结构保持完整性需要其内部交织的总张力与相应的总收缩力达到平衡,颈椎病的发生就是颈部肌肉骨骼系统张拉力系统失衡,筋膜功能障碍,出现疼痛等表现。
3.3 颈椎病辨证分型、分期、分度
3.3.1 颈椎病的分型
中医将颈椎病归属于“痹症”、“眩晕”等范畴,目前颈椎病还没统一的的证候分型标准,通过查阅颈椎病证候分型的相关书籍、文献、指南及专家咨询,颈椎病常见的分型包括风寒湿痹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亏虚型、肝肾亏虚型[11]。风寒湿痹型为外感风寒所致,临床表现为颈项部疼痛,僵硬,伴有头痛,恶寒,四肢欠温,苔薄白,脉弦紧;气滞血瘀型多因慢性劳损所致,临床表现为颈肩部、上肢的疼痛,痛处固定,疼痛多局限在某一侧肌群,伴有肢体的麻木,舌质暗淡,脉弦涩;气血亏虚型临床多表现为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心悸气短,四肢乏力,肌肉蠕动,舌质淡,脉细无力;肝肾亏虚型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 失眠,肢体麻木,伴腰膝酸酸,舌红少苔脉弦细。
西医对于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尚未明确,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将颈椎病分为五型[12],分别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性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项部疼痛、僵硬,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时缓解,急性发作时可表现为“落枕”的症状;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肩背疼痛、上肢放射性痛、麻木,晚期可出现肌萎缩和功能障碍;椎动脉性颈椎病主要表现为头晕,伴恶心呕吐,失眠,上颈段肌肉僵硬疼痛;交感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失眠、焦虑,心慌、胸闷,伴有胃部不适、头晕、恶心、呕吐等;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走路不稳, 有踩棉花样感觉。
3.3.2 颈椎病的分期
目前颈椎病还无规范标准统一的分期。依据中医筋伤的三期辨证理论[13],颈椎病的中医分期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以感受外邪,经脉受阻,不通则痛为主;颈肩上肢窜痛麻, 以痛为主, 头有沉重感, 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淡白,脉弦紧;中期:经脉受阻日久,气血瘀滞;颈肩部及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头晕目眩,头痛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晚期:久病耗气伤血,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头痛目眩,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倦怠乏力,面色苍白。
舌红少苔,脉弦细弱。西医分期依据 Kirkalay-Willis 退变三阶段假说将颈椎病分为功能障碍期、颈椎失稳期、固定期[9]:功能障碍期以项僵痛、沉重、酸胀,活动受限,或伴有肩背酸痛,头枕胀痛为主;颈椎失稳期以反复经常的颈部软组织损伤,广泛肌肉紧张、僵硬,颈椎曲度变直为主;固定期以韧带肥厚钙化、环枢关节半脱位、椎间盘变性、小关节明显增生、组织粘连等导致脊髓、神经、血管卡压为主。
3.3.3 颈椎病的分度
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及颈椎病的西医分型,将颈椎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分为重度的包括有明显脊髓压迫症状和脊髓压迫影像学证据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重度,有顽固性的颈脊神经压迫症状和颈脊神经压迫的影像学证据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度的包括较顽固的肩颈部疼痛伴上肢放射痛及颈脊神经压迫的影像学证据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反复头晕头痛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严重焦虑的的交感型颈椎病。其余的均分为轻度。
3.4 颈椎病辨证论治
3.4.1 辨证分型,对证治疗
3.4.1.1 颈椎病辨证中医分型,对证选方用药 ①风寒湿痹型:治以祛风散寒,通络除痹,方药选用颈痹汤(五加皮 10g、苍术 12g、巴戟天 10g、海风藤 10g、羌活 12g、威灵仙 12g、桑枝 12g、红花 6g、川芎
10g、首乌 10g、甘草 3g、淫羊藿 10g)②气滞血瘀型:治法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方用颈椎病方(黄芪
30g、丹参 15g、白芍 15g、木瓜 9g、葛根 20g、天麻 9g、延胡索 9g 威灵仙 9g、淫羊藿 9g、川续断 12g、牛膝 9g、甘草 3g)。③气血亏虚型:治法以补气养血、舒经活络,方用疏风活血汤(黄芪 15g、葛根 10g、蔓荆子 9g、白芍 10g、升麻 5g、当归 10g、川芎 10g、炙甘草 3g)。④肝肾亏虚型:治法以滋补肝肾,通络活络,方用颈复宁丸(肉苁蓉 15g、巴戟天 15g、骨碎补 12g、川续断 12g、生地黄 10g、鸡血藤 10g、木香 6g、羌活 6)。
3.4.1.2 颈椎病辨证西医分型,指导针刀、手法及功法的实施 (1)颈型颈椎病:①针刀治疗:以近端选点为主,主要松解手、足太阳经筋在颈项部循行的病灶点;②手法:选择牵颈摇头法、揉颈旋头法,以缓解肌肉痉挛为主;③功能锻炼:苍龟缩颈、颈项争力,以牵拉放松痉挛肌肉和增强深层肌肉为主。(2)神经根型颈椎病:①针刀治疗:以远近结合选点为主,近端主要松解手足太阳经筋在颈部的病灶点,远端松解手三阳经筋在上肢循行的病灶点;②手法:定点旋颈法;以纠正关节移位,解除神经根压迫刺激;
③功能锻炼:苍龟缩颈;以纠正关节移位为主。(3)椎动脉型颈椎病:①针刀治疗:以近端选点为主,主要松解手足三阳经经筋在枕部的病灶点;②手法:间歇拔伸手法、定点旋颈法,以纠关节移位,解除椎动脉压迫刺激;③功能锻炼:白鹅引颈,以牵拉放松痉挛肌肉和纠正关节移位为主。(4)交感型颈椎病:① 针刀治疗:前后配穴为主,前部主要松解少阳经筋在胸胁部的病灶点;后部主要松解足太阳经筋在颈胸部
位的病灶点;②手法:卧位旋颈法、以纠关节移位,解除交感神经压迫刺激;③功能锻炼:开阔胸怀;以纠正胸椎小关节移位为主。(5)脊髓型颈椎病:①针刀治疗:以近端选点为主,主要松解手足三阳经筋病灶点;②手法:坐位间歇拔伸,以增加关节间隙,减轻硬脊膜的压迫刺激;③功能锻炼:大鹏展翅,以改善气血运行为主。
3.4.2 辨证分期,顺势治疗
3.4.2.1
颈椎病辨证中医分期,灵活选方用药 ①初期:病之初期,邪气方盛,以祛邪为主,法当峻猛;
②中期:审度邪正盛衰,或以补为先,或以泄为先,法当宽猛相济;③晚期:病至后期,邪气大衰,正气亦伤,以补法善后,法当宽缓。
3.4.2.2
颈椎病辨证西医分期,针对侧重点治疗 (1)功能障碍期:①针刀:以调理经筋气血为主,兼调理经筋力平衡;②南少林手法:以理筋通络为主;③南少林功法:以牵伸颈项部痉挛肌肉、滑利关节为主。(2)颈椎失稳期:①针刀:调节颈部经筋力平衡为主,兼调理经筋气血;②南少林手法:以整脊手法纠正筋出槽、骨错缝为主;③南少林功法:以牵伸痉挛的肌肉,增强相对无力的肌肉以调节力平衡为主。
(3)固定期:①针刀:调理经筋气血与经筋力平衡并重;②南少林手法:以理筋手法改善循环为主③南少林功法:以滑利关节,改善气血为主。
3.4.3 辨证分度,分级治疗
辨证分度,分级治疗,即根据病情的轻重进行病情分度,采取不同的、适当的分级治疗方案。①轻度: 采用中药调理气血、脏腑、阴阳,配合针刀解结,恢复颈部经筋的正常功能;南少林颈椎整脊手法纠正颈部的筋出槽,骨错缝;辅助南少林功法锻炼维持颈部平衡。②中度颈椎病患者,借助现代骨科微创技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清除病理产物;采用中药调理气血、脏腑、阴阳促进术后康复,配合针刀解结,恢复颈部经筋的正常功能;南少林颈椎整脊手法纠正颈部的筋出槽,骨错缝;辅助南少林功法锻炼促进术后恢复功能,维持颈部平衡。③重度:颈椎开放手术解除颈脊神经、脊髓的压迫;采用中药调理气血、脏腑、阴阳促进术后康复;配合针刀解结,恢复颈部经筋的正常功能;辅助南少林功法锻炼促进术后恢复功能。
4 典型案例
【
病史简介】患者陈某,男,60 岁,以“颈部疼痛不适伴左上肢麻痛 4 月余”为主诉入院。现病史:4 月余前劳累后出现颈部酸痛伴左上肢麻痛,无四肢无力、脚踩棉花感,无二便失禁。心烦,寐欠安,纳可。查体:颈椎曲度变直,C2-C5 棘突间及双侧椎旁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左侧(+)右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左侧(+)右侧(-),屈颈试验阴性。唇紫,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数。辅助检查:颈椎正侧位片示:“颈椎病曲度变直,项韧带钙化,C5/6 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颈椎 MRI 平扫示:“C3-4、C4-5、C5-6、C6-7 椎间盘突出。”
作者:修忠标 1,刘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