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罗氏正骨法”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罗氏正骨,起源于清朝中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罗有明老人是“罗氏正骨法”的第五代传人,因为军属身份的关系,解放后,随着中央机关进京,罗有明老人在当时的北京市双桥三间房诊所(后更名为双桥公社三间房综合卫生院)坐诊,每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病人无计其数。50年代就名扬京都,她曾为毛泽东,朱德,李先念等多位中央首长及家属治过骨病,被人称为“正骨圣手”、“双桥老太太”、“双桥罗家”。
罗氏正骨法特色
罗氏正骨法独到的优势,经验证明,无论是骨折、骨关节脱位或软组织损伤,在诊疗整复时都要掌握稳、准、轻、快和两轻一重、三定点的手法。
手法,或称为手法治疗,是医生临症时采用的以手法为主的治疗手法。它采用各种术式,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1、罗有明正骨特点之一“稳”:
骨伤科的患者,多以跌扑闪挫、撞击、压砸、车祸等原因前来就诊.而无需在某一部位长时间地反复地重复一个手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
2、正骨法特点之二“准”: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祖国医学既强调人体内脏与体表各部组织器官的协调一性,也重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一种疾病的正确诊断,来源于各项必要的检查。这些,都是在一个“准”字的指导下进行的,应用自如,便可收到预期的疗效。
图片
3、罗有明正骨法特点之三“轻”与“快”: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说:“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
轻—重—轻的治疗顺序,
一是根据病情的需要,轻重适度,该用轻手法的时候,不应用重手法;
二是在治疗过程中,无论病情轻重,治疗开始轻,以消除患者的鄂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与施手法者密切配合,还可避免浅层组织损伤的诊断遗漏;
治疗后,按照患部的深浅程度与移位程度,适当的重,但重而不滞,重中有巧,以巧力带重力‘治疗后期轻,以疏通经络气血,轻而不浮,轻重适当。
“快”指的是手法纯熟,灵活,轻巧,手法配伍辩证加减得心应手,迅速敏捷,使患者不受痛苦或少受痛苦。尽量达到“法施骤然人不知,患者知痛骨已拢”的要求。
4、正骨法特点之四“三兼治”:
当骨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后,肌体因失去杠杆和支柱的作用而导致功能障碍,与此同时,周围组织的肿胀、瘀血随之而来。
“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
这就是说,骨折后出现的气血运行不利,肌肉的稳定因素同样也可以引起功能障碍。它们之间相互连系,相互制约。
5、罗有明正骨法特点之“一法多用,多法共用”:
正常机体损伤后,鉴于损伤机制、固定的手法模式是不能达到理想疗效的.身体素质、损伤部位与程度,可以出现各式各样的临床表现。在治疗阶段,
罗有明正骨法,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易于掌握。
但经临床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它的手法技巧是很深奥的,它以手扪之,自悉其情,知其体相,识其部位,可认识X光片反映不出来的疾患,如肌肉、肌腱、韧带、关节软骨等损伤以及皮肤的寒热温凉。
而这些病症,会给病人带来痛苦,或是影响部分功能,甚则出现后遗症。
这些,全凭着一双灵敏的手去感觉、去诊断、去治疗,方法既简单、方便,又疗效好。
摘自(罗氏传统中医正骨推拿手法)讲义
罗氏正骨治疗颈胸腰肩周关节四肢和祖传膏药制作等培训
主讲:罗东亚教授(授课全程临床实操与手法练习、有无专业基础都能学会)
罗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椎病操作方法
一、寰枢关节脱位
颈椎第1、第2椎体的连接,为寰枢关节。
因其形状特殊,列为特殊颈椎。
其特点是,寰椎位于脊柱最上端,全骨呈不规则的环形,一无椎体,二无棘突,主要由两侧的侧块及连结于侧块之间的前后弓构成的后面中部有关节前弓凹,侧块为两侧骨质肥厚的部分,上面有关节凹支持头颅,与枕骨髁形成寰枢关节,下面有下关节面,与枢椎相连。
枢椎为第2颈椎,形状与其它颈椎相似,但在椎体上有向上突出的齿状突起,称为齿状突。齿状突根部较窄,其前面有关节面,与寰椎前弓后面的关节面相关连。两关节的周围,有环绕交织的韧带和其它软组织的包绕,但两椎体之间无椎间盘。因此两椎的关节比其它关节活动范围大.
病因病理:
由于寰枢关节的结构与连结特殊,在外来暴力的情况下很易致伤,造成脱位。重者易造成齿状突骨折或脊髓、神经损伤,引起高位截瘫。
症状与诊断:
寰枢关节脱位中寰椎前脱位多见,脱位后,头部多支撑不住,头向前低,局部酸胀疼痛,往往用手托住下巴走路,头部运动功能障碍。重者四肢麻木,酸胀疼痛,霍夫曼试验阳性.x线侧位片显示错位,局部压痛明显。
治疗:
患者端坐位.助手站在患者一侧,一手托住患者的下巴,另一手托于枕骨部,双手向上引拔。术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重叠放在助手手背上,两手同时相对用力推、扳,即可复位。但手法要轻巧缓慢,不可用力过猛,也不要急于求成,以免造成不良后果。陈旧性脱位,一人即可操作,复位后,用脖套固定4-6周,每周复诊1次,口服活血止痛药10天,即可痊愈。
二、颈椎软组织损伤
1.颈椎间盘脱出症
颈椎,正常人有7个椎体,特殊椎体有3个,即第1、第2、第7,3个特殊椎体在前面已经介绍了第1,第2两个。
第7颈椎称隆椎,形状和大小与上部胸椎相似,其特点为棘突长而粗大,近似水平位,末端呈结节状,浅居皮下,常作为辨认椎体序数及针灸取穴的标志。
其它4个为一般椎体.颈椎除第7节和第l胸椎的椎间盘外,共有5个椎间盘.第l、第2颈椎无椎间盘.
在脊柱运动时,椎间盘可相应的改变形状。当脊柱向一侧弯曲时,椎间盘被挤压的一侧变薄,而对侧增厚,同时髓核也向对侧轻微移动.伸直时,则又恢复原状.
病因病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椎间盘可因受到多次反复的损伤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导致纤维环的退行性变.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烈动作,或暴力撞击下,可发生纤维环破裂,造成椎间盘变窄,形成椎间盘纤维破裂症,以致压迫脊神经根。
症状与诊断:
颈椎间盘脱出症和腰椎间盘脱出症影响的范围不一样.颈椎间盘脱出症影响四肢,而腰椎间盘脱出症只影响下肢.因此颈椎间盘脱出症比腰椎间盘脱出症病情重.当颈椎间盘脱出以后颈背部酸胀不适,上肢有放射性麻木酸痛。
x线侧位象显示生理曲线消失,重者反弓张。
治疗:
手法治疗:患者端坐,医生站立在患者背后.一手放在头顶部,将头推向健侧前方,另一手拇指置于偏歪棘突处,放在头部的手在轻轻推动的情况下,慢慢向前或向突出的一方回旋,直至后仰头位.同时置于棘突的拇指,向健侧前方适度推、拨棘突,若拇指下有“咕喽”滑动感,即已复位。复位后,松解颈肩部紧张的组织。手法看。
2.胸锁乳突肌损伤
胸锁乳突肌斜列于颈部两侧,为一强有力的肌肉.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内侧端,肌束斜向上方,止于乳突。其作用是两侧收缩,头向后仲;单侧收缩,使头屈向同侧,面转向对侧。
病因病理:
胸锁乳突肌损伤多因头向侧后方过仰而致。如物体挤压头部,向后侧方仰头过度,或突然躲避眼前物体,或颈部受风寒侵袭,或过急侧后仰和物体的直接撞击等,都易致伤。
症状与诊断:
有外伤史,多为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伤后肌束肿胀疼痛,头向健侧方倾斜,旋转困难、疼痛,触诊肌束变粗,压痛明显,肌张力弱,
治疗;用一拇指指腹沿肌束纵轴方向轻度推压,
作用:能将肿胀的瘀血消散.2周即可痊愈。
3.项韧带扭伤
病因病理:
项韧带的损伤,多有外伤史。如急转头部或重物挤压或撞击,都易致伤.颈部受外邪(风热、湿、燥、寒)的侵袭,也易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症状与诊断:
伤后,一般局部有轻度肿胀,头部活动受限,疼痛,呈微低头状。触之条索样物“吱吱”作响,压痛明显。陈旧性损伤,触之钝厚,局部有压痛。重者仰卧屈颈疼痛加重,翻身困难。
治疗:
手法治疗,用单或双拇指沿纵轴从上至下复贴,拨正离位的肌筋.复贴手法4~5次后,被动左、右旋转1次头部,再用拇指置于伤处,轻度向前顶压5—6秒钟.顶压时一手托住患者下巴,以免低头,然后再用复贴手法上下走行2次。同时用1号外用洗药6次,肿胀痒痛者可口服活血止痛药物.2周内少低头,不用高枕。项部复贴手法见下图(图74)颈椎半脱位
三、颈椎半脱位与慢性颈椎病
1、颈椎半脱位
病因病理:
颈椎半脱位多因外伤而致。如跌扑、冲撞、坠下头部着地、重物挤压、急剧仰头或急转头部,均易造成颈椎半脱位。
症状与诊断:
伤后局部肿痛,颈肩背部酸胀不适,有的如同肩扛重物之压痛.头部偏歪向健侧,头部运动功能障碍,活动头部时疼痛加重。重者起卧困难,不能翻身。触诊伤部隆起,压痛明显,向患侧扳动头部时剧痛,有时还伴有向上肢放射的麻木胀痛感.
治疗:手法治疗,患者端坐位,医生站在患者背后,一助手站在患者前面,用双手捧住患者头部两侧向上拔,同时医生用一手拇指或双手拇指顶住脱位椎体的棘突隆起部位,向脱位相反的方向推压,若听到轻度的“咔嚓”声或拇指下有滑动感,即已复位.伴有骨折时,手法要轻,必须谨慎小心,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复位后,用脖套固定。
2.慢性颈椎病
慢性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40~60岁的人多见.此种病早期多不被人们所重视,但当一系列临床症状出现后,就会影响正常生活.以往临床经验证明,对颈椎病应当早期预防和治疗.
病因病理:
慢性颈椎病,也可称作颈椎综合征。一是多次轻度损伤引起;二是颈部外受风寒所致;三是工作姿势不当或长期低头作业,夜睡高枕,久而成疾.初期多表现为颈肩背部不适,触之颈部发凉,因为颈椎周围软组织的挛缩,当急转头时,易造成扭伤。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韧带钙化,骨质增生,生理曲线逐渐消失。
症状与诊断:
患慢性颈椎病的人多说不出病因,触之皮肤变硬发凉,韧带有条索样剥离感或“吱吱’作响声.有的颈部功能受限,头部活动时症状加重,背部有如同背重物的紧缩感.痛点多表现在肩胛内上沿和胸椎3、4之间.重者翻身困难、剧痛,上肢酸麻胀痛,久之则肌肉萎缩.
治疗:
手法治疗,用拇、食、中三指置于颈部两侧,上下运行拿捏4-5次,使颈部周围紧张的组织疏松。伴反弓张的颈椎,一手置于下巴向后扳,同时另一手拇指置于棘上向前推,两手相对用力推扳,用以矫正反弓张.伴侧弯的可用推扳手法矫正.开始手法要轻,不能盲目乱推扳.患严重强直性脊柱病者,更不能急于采用矫形手法。应先用松解手法,待症状好转后再用矫形手法.3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2个疗程可好转或痊愈。愈后有的体征虽
不能完全恢复正常,但症状可消失.有的通过矫形手法治疗后,不但功能恢复正常,症状也完全消失。
2021年针刀培训班时间安排表公布
免费咨询电话:15171473501 15971443349 龙冲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专注于小针刀培训、小针刀进修学习、小针刀临床治疗,重点支持针刀临床诊疗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拥有全国最前沿的针刀整体松解术规范诊疗技术。
官方网址:http://www.zhendaoyx.com/
免费咨询电话:15377653121 龙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