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针刀治疗耳鸣失眠(成功病例分享)
哪些原因造成了听力损害?
概括而言,耳鸣、耳聋的原因可以由内耳供血障碍、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创伤、噪声、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毒(特别是耳毒性药物)、情绪激动、睡眠不足、衰老等因素造成,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因存在内耳膜迷路的积水,也可表现为听力减退。
在上述这些原因造成的听力损害中,有些病情较轻(可能表现为一过性的耳鸣),可以自愈,有些表现为慢性病变,会逐渐加重,而有些会成为不可逆的永久病变,难以逆转(例如由耳毒性药物和噪声造成的听力损害就很难逆转)。
近十年来,我们着重对颈椎病变所造成的听力损害进行了研究,发现高达84.26%的耳鸣患者存在有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流速异常。从解剖学上来看,内耳动脉就是从椎动脉或基底动脉分出后走向内耳的,因此,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流速的异常必将引起内耳的供血障碍,会造成耳鸣、耳聋等听力损害。动物实验也证实,一旦将椎动脉结扎,动物的听觉功能就会丧失,说明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和听觉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什么类型的耳鸣可在针灸科治疗?
我们的临床实践证实,针刀疗法、针灸疗法(我们对此设计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于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流速的异常具有明确的改善作用,经过治疗后耳鸣症状可有所改善甚至可以治愈。
所以,我们能够提供帮助的耳鸣类型是由于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流速异常所导致者。而对于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流速并无异常的患者,我们目前还不能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如果去就诊,就要准备什么?
由于耳鸣是一种原因十分复杂的疾病,个人病情又不完全相同,所以预后也不一样。因此,一旦出现耳鸣,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前做些检查,有选择地前去医院就诊。
为了做到有的放矢,您需要在当地医院先进行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流速的检查,这个检查项目叫做TCD。检查后,需要留意医生的报告中有无“椎动脉供血不足”“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字样,如果有这样的结果,您再考虑前去医院;如果没有问题,则不是针灸科能够解决的问题。
搏动性耳鸣患者怎么办?
大约有5%的患者,其耳鸣表现为有节奏的鸣响,这种节奏和自身脉搏的节律一致,这种耳鸣叫做搏动性耳鸣。这种耳鸣的病因比较特殊,可能是颅内的血管异常所致(比如血管中出现了由于某种原因所导致的狭窄区域,当血液流经这个区域时就会出现流速增快从而产生杂音,这种杂音传导到耳朵里就会形成搏动性耳鸣)。
搏动性耳鸣不是针灸科的适应证。在早期的研究过程中,也曾尝试在针灸科治疗过搏动性耳鸣的患者,结果毫无疗效。经过同相关学科的专家会诊,确定是颅内静脉的局部狭窄,最后经过实施导管治疗而治愈。因此,搏动性耳鸣的患者可以向相关科室的专家求治。
案例分析
病历摘要
于某,男,25岁,部队文职人员。2020年4月7日来诊,。
主诉:耳鸣、脑鸣伴严重失眠2月余。
患者诉2月前感冒发烧38℃,坚持开车3小时后打退烧针后体温恢复正常,之后自觉出现耳鸣伴脑鸣,如蝉鸣,呈持续性,夜静时加重,难以入睡,严重时彻夜不眠(后续了解到患者平素也有轻微失眠症状),心烦,周身不适,影响工作。无奈多方求医治疗,头颅CT检查正常。西医诊断为神经性耳鸣、脑鸣,予口服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药物,及中药调理(具体不详),无明显改善。
首诊症见:面色偏苍白,精神疲倦,自觉出现耳鸣伴脑鸣,如蝉鸣,呈持续性,夜静时加重,难以入睡,严重时彻夜不眠(后续了解到患者平素也有轻微失眠症状),心烦,周身不适,影响工作,颈部稍感酸累,口干,纳可,二便调,舌淡苔白稍厚腻,脉弦细。
西医诊断:神经性耳鸣。
中医诊断:耳鸣,
辨证:肝肾阳闭,清阳不升,痰湿中阻,瘀阻脑窍,虚火不降。
治法:通阳窍,散结闭,降浊逆,升清阴。
治疗方法
(1)温针灸:风池、翳风、听宫、中渚、足三里、丰隆、太冲、太溪、颈部夹脊穴、留针30 min。一周1~2次
(2)小针刀:针刀松解项上/下线、颈八针,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一周1~2次。
二诊2020年4月8日。患者诉第一次治疗当晚头脑中鸣响减弱,夜间可间断入睡,半夜睡醒耳鸣消失,患者兴奋不已,后半夜睡眠较差,晨起时耳鸣复现,但声音较前轻微,纳可,二便调。舌淡苔白稍厚,尺脉弦细。继续予原方案治疗。
三诊2020年4月13日。患者诉做完治疗的后面3天白天耳鸣、脑中鸣响明显好转,仅在极安静环境下可听到声音较前减小的鸣响,夜间鸣响好转,不影响休息,睡觉较前改善。但11日耳鸣、脑鸣恢复之前症状,患者又开始忧虑(考虑为由于医生上班时间受限不能连续治疗,导致病情没有得到进一步恢复)。继续原方案治疗。
四诊2020年4月15日。患者白天晚上脑中鸣响均明显好转,呈间断性,大部分时间已经没有耳鸣、脑鸣,有时仅偶尔在极安静环境下出现少许鸣响,不影响睡眠。
五诊2020年4月20日。患者诉近一周来耳鸣、脑鸣已经基本消失,失眠症状时轻时重,偶尔会出现短暂的轻微耳鸣、脑鸣,已不足以影响休息和工作。继续予原方案治疗,予内服中药酸枣仁汤合麻杏薏仁汤加味。
后续仍按上方治疗3次,耳鸣、脑鸣基本消失,多年的失眠也得到明显改善。嘱患者治疗频率调整为一周一次,巩固疗效。
后期继续跟踪随访中。。。。。。
耳鸣、脑鸣的病因、病机不明确,目前认为多由于内耳、脑部的供血不足导致内耳、大脑缺血、缺氧引起大脑神经调节系统紊乱而引发,临床上常用扩张血管的药物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来治疗,特别是颈椎急慢性损伤所致的耳鸣、脑鸣,易误诊,向患侧侧卧或扭头时加重是其共同特点。
其病因有学者认为刺激或压迫了颈部交感神经或椎动脉,发生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或迷路动脉血管反射性痉挛,致血循环急慢性障碍而引起耳鸣、脑鸣。
我认为耳鸣、脑鸣都属于颈源性疾病,形成耳鸣、脑鸣的主要原因在于颈部发生了某些病变,而影响到耳部及脑部。那为何选用针刀作为治疗手段呢?我自认为针刀医学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它应该从中医、西医两方面去分析。在临床应用中针刀通过松解软组织,解除粘连挛缩等病理变化,解除异常高应力,从而改善其局部循环,清除颈部肌肉紧张,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与压迫。减轻颈交感神经的刺激或压迫,减轻或解除椎动脉痉挛,改善供血。传统温针灸又能很好的温通经脉,艾灸的温热效应更好的修复病变组织和刺激穴位,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中医学认为耳鸣、脑鸣大多数肝肾亏虚或者肝胆湿热、肝阳上亢等导致,虽然传统中医也曾用针灸、按摩的方法治疗过此类疾病,但从临床上看都没有针刀的疗效可靠。从西医解剖学和针刀医学上分析,在脊椎区带,颈源性耳鸣、脑鸣是由于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和颈部软组织损伤使颈部平衡失调所致,颈部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以及颈椎的解剖位置的改变刺激和压迫颈部的交感神织或椎动脉发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迷路动脉血管反射性痉挛导致血循环的急慢性障碍而引起的耳鸣、脑鸣,它和中医理论也是相吻合的。
颈源性颈椎病可引起很多头部症状如耳鸣、脑鸣头晕、头痛、眼干、眼蒙、慢性咽炎等,亦可引起很多功能性心慌、胸闷、嗳气、打嗝等症状!切记!首先必须排除局部病变可能!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