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警惕一种头痛! 枕神经痛
发布时间:2024-08-15文字来源:未知点击数:
枕神经是第2颈神经后支(内侧支)。第2颈神经后支粗大,于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之间,经头下斜肌下方穿出,分为较小的外侧支和较大的内侧支。内侧支即枕大神经,先斜向后内上,穿过头半棘肌,斜向外上,神经干与后正中线的夹角为40°,在斜方肌腱膜深面潜行2.4cm后,穿出该肌腱膜及项部深筋膜至皮下。分成数支,与枕动静脉的分支伴行,分布于上项线至颅顶部的皮肤。
枕神经痛
枕神经痛是指后头部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布区的疼痛。后枕部和颈部的感觉是由第1、2、3对颈神经支配,第2颈神经后支构成枕大神经,自乳突和第1颈椎后面中点连线的正中处由深组织浅出,分布于后枕部相当于两侧外耳道经头颈连线以后的部分。第3颈神经前支构成枕小神经、耳大神经。枕小神经主要分布于耳廓上部和枕外侧的皮肤,耳大神经主要分布于耳廓下部前、后面、腮腺表面及下颌角。当三条神经受累时,可引起后枕部和颈部疼痛,并常以神经痛形式出现。因第1颈神经后根一般发育很小,故上颈段脊神经疾病引起的后枕及颈部疼痛统称称为枕神经痛。
病因
长期低头工作、精神紧张、情绪失落等因素容易造成头枕部肌肉、筋膜、帽状腱膜无菌性炎症渗出粘连,久之劳损,肌肉粘滞性增加。在神经循行处受到卡压,神经自椎管穿出进入肌肉处、穿出肌肉进入筋膜处、浅出皮下处是最易受到卡压部位,尤其是浅出皮下处。
颈椎疾病
是较常见的原因,可能与增生的骨质压迫上颈段神经有关,上颈椎结核、类风湿脊椎炎或转移癌偶尔也可引起。
椎管疾病
上颈段脊髓肿瘤、粘连性蛛网膜炎、脊髓空洞症等可引起颈枕部疼痛。
寰枕部畸形
颅底陷入症、寰枕关节融合、上颈椎椎体分隔不全、枕大孔狭窄等,主要是对上颈段脊神经等压迫牵扯所致。
颅后窝病变
如颅后窝肿瘤、颅后窝蛛网膜炎等亦可引起枕部及颈部疼痛。
损伤
枕下关节韧带损伤、寰椎前后弓骨折、寰枢椎半脱位、颈椎及颈部软组织损伤等。
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风湿病、疟疾、尿毒症、动脉硬化、有机磷中毒、长期饮酒等可引起枕神经退行病变。
临床症状
一般表现为枕骨下和后头部的疼痛,也可自发性,因头颈部的动作、喷嚏、咳嗽等而诱发,发作时患者常保持头部不动,呈轻度前倾和侧倾。疼痛常为持续性,也可阵发性加剧,但在发作间歇期枕部可有钝痛。疼痛始自枕骨下区,向后头皮放射,可因压迫枕神经而加剧。疼痛严重时可伴有眼球后痛。可有偏头痛样症状或出现丛集性头痛的自律症状。相当一部贫肌紧张头痛患者的头痛也位于相似的区域。检查时可找到枕神经的压痛点。枕大神经的压痛点位于乳突与第1颈椎后面连线中点(风池穴),枕小神经的压痛点位于胸锁乳突肌附着点的后上缘(翳明穴)。当按压这些部位时,患者可感到剧烈的疼痛,疼痛并可沿着神经分布扩散。枕部的皮肤常有感觉减退或触摸感疼痛。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镇痛药物如卡马西平、布洛芬、苯妥英钠等。
神经营养剂大量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具有镇痛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减轻神经水肿及止痛的作用。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
针刺治疗
常用取穴:风池、翳明、后溪、合谷、外关、太冲、昆仑等。一般风池穴(枕大神经压痛点)和翳明穴(枕小神经压痛点)针刺得气后需强刺激,有些会出现头部放射感为宜。
神经阻滞
疼痛严重者,可行局部神经阻滞。枕大神经阻滞穿刺点在患侧乳突与第2颈椎脊突之间连线中点或枕骨后隆起的外下方2.5cm处,该处常有压痛。枕小神经阻滞穿刺点在枕大神经阻滞穿刺点外2.5cm处,有明显压痛。采取俯卧位,穿刺针针尖避开枕动脉,刺入皮下,针尖向上约45°缓慢推进至枕骨,部分患者会出现放射痛,回抽无血后可注入利多卡因+复方倍他米松混合液(小剂量)。
针刀治疗
采取俯卧位,定点与神经阻滞疗法一致,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加压分离快速剌入,先纵行疏通,后横行剥离,若有条索状挛缩,硬结等,用针刀切开松解。松动后出针刀,压迫针眼3~5分钟,观察无出血后,创可贴贴之。
注意事项
枕动脉与枕大神经相伴行,但枕动脉走行在枕大神经外侧。在触诊枕大神经卡压点时,一般可触及枕动脉,在松解枕大神经的卡压时,左手拇指应将枕动脉推挤到指甲缘的外侧,针刀再沿指甲缘刺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伤及枕动脉。针刀松解枕大神经、枕小神经的卡压时,一定要注意患者反应,如有剧痛或沿枕神经方向的触电感时,应改换针刀刀口位置再行操作。
2024年针刀培训班时间安排表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专注于小针刀培训、小针刀进修学习、小针刀临床治疗,重点支持针刀临床诊疗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拥有全国最前沿的针刀整体松解术规范诊疗技术。
网址:http://www.zhendaoyx.com/
免费咨询电话:15377653121 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