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官方网站!
针刀知识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针刀知识 >

针刀学习:针刀误治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9-11-17文字来源:未知点击数:

  针刀误治的原因主要分为操作者和患者两方面的因素。
 
  操作者的原因
 
  1.操作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没有掌握好解剖:这是导致针刀误治的主要原因,针刀治疗的部位遍布全身上下,浅在皮下,深至骨面。并且病变部位又往往在较大的神经、血管及主要脏器周围,如神经卡压的治疗,要刺达卡压处,紧贴神经、血管进行松解;环枕筋膜挛缩症,针刀要刺达枕骨大孔后缘,与脑脊髓只在毫厘间;背部病灶常深至肋骨,治疗时,针刀需刺达肋骨骨面或胸椎横突骨面松解,与胸腔距离很近。如果针刀医生对精细解剖知识不足,立体解剖掌握不清,动态解剖把握不住,加之对针刀损伤的严重性认识不够,在针刀操作时,心中无数,必然导致如血管破裂出血;脑组织损伤而导致死亡;刺破胸膜及肺组织形成气胸等医疗事故。如《素问•刺禁论》曰:“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并曰:“刺跄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又曰:“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及《内经•刺齐论》第五十一:“所谓刺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肉也。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此之谓反也。”另外,脏器病理状态出现肿大、变性等情况下,在其周围选点治疗,往往也是针刀发生误治的重要原因之一o
 
  (2)针刀操作方法不当:首先,进针刀方法不熟练及针刀方向不正确。初学者往往腕力、指力不够,没有掌握进针刀技巧,因而增加了患者的疼痛,或进针刀时不是沿着神经、血管、肌腱等走行方向,没有按照针刀操作规程进行治疗,而导致误治。其次,也是重要的一点,即针刀操作时未掌握正确手法,不会使用操作技巧,手感、针感没有练出来。有些针刀医生不论患者体质强弱,疾病性质以及针感反应的差异均施以单一的、强烈的甚至是粗暴的切割剥离松解。比如在深层组织的错误针刀操作,可造成折针及刺伤神经血管等;手法过重,患者可出现晕针或在较长时间内仍遗留不适感觉,从而畏惧针刀治疗;过多切割肌腱,导致肌腱断裂等等。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指出:“所谓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谓愚人妄针必死,不能起生人也。”还提到“针伤筋膜者,令人愕视失魂;伤血脉者,令A烦乱失神;伤皮毛者,令人上气失魄;伤骨髓者,令人呻吟失£;伤肌肉者,令人四肢不收,失智。”
 
  (3)整复手法不当:许多针刀医生在针刀治疗后配合手法整复,这样可以提高疗效,而整复手法不当是误治的又一因素。由于没有掌握好操作要领,或强行粗暴,加上患者紧张或骨质疏松等情况,易导致骨折、软组织损伤等发生,临床中此类现象并不少见。如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驼背,针刀治疗后;手法矫形,术者贪功心切,强力手法操作,造成胸椎骨折;治疗髓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的髓关节强直时,针刀松解后,手法粗暴,造成股骨颈断裂;治疗膝关节强直时,患者因活动减少已有骨质疏松,针刀松解后,强行用屈膝手法操作,造成股骨外驛骨折等等。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在做寰枕后膜针刀松解术后,医生予以颈椎整复手法,在屈曲颈部时,由于用力较大,听到一撕裂声。术后,病人头痛、头晕,不能起床,起床时便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经对症治疗,卧床一个月后症状方消失。考虑这一系列症状是由于手法用力过大,刺激、压迫交感神经而引起的。
 
  (4)治疗时指导思想有误:①对病症的认识不够,导致操作不当,是常见的原因。如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跟腱周围炎,治疗的重点是狭窄的腱鞘或跟腱的腱周围,而很多医生在实际操作中,切割松解的则是肌腱和跟腱,从而造成损伤。有的医生配合封闭时,不是将药液注入腱鞘或腱周围,而是注射到肌腱或跟腱上,导致肌腱玻璃样变。②针刀治疗时,医生过分重视针刀的切割作用而忽略了针刀的刺激作用可激发人体潜能,提高免
 
  疫力和修复能力,即用西医的局部治疗观,而未用中医的整体观念来指导。在脊柱区域刻意追求彻底松解黄韧带,环枕筋膜及椎管内的治疗,导致脊髓、神经,血管的损伤,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如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颈项强直,因黄韧带钙化,切割吃力,针刀医生因用力不当而使针刀刺入椎管造成高位截瘫。这样的失误,除了具体操作的技术原因之外,也与对疾病的认识和针刀治疗的指导思想有关,在此例中,如果先制订针刀治疗方案,有步骤进行,在松解颈项部僵硬的中、浅层软组织时,便可有效地改善患者颈椎的活动度。③针刀治病的要点是“针达病灶”进行治疗,没有固定的角度和深度,且每个人的情况也不相同。如果机械地操作,很容易在不该治疗的部位进行松解,造成正常组织解剖完整性被破坏。现针刀治疗越来越多地介入了穴位松解,这本不是坏事,但把针刀用做针灸针在穴位上进行操作的方式则是不可取的。针灸与针刀的操作方法皆然不同,比如针的方向、深度,针要求达到的解剖组织均不相同,如风池穴,针刺该穴,其方向是刺向鼻尖且深度不超过1.5寸。而针刀在风池穴处刺入进行治疗,针体方向是指向枕骨下项线骨面,是松解骨面上附着的病变软组织,所以,针刀治疗点虽在风池穴,而其治疗的部位则与针灸针刺达的部位有天壤之别。④针刀临床中,医生将骨的某部分作为针刀在体内治疗运行的参照点和力的支点,切割松解变性的软组织。而有部分医生却将骨的某部作为砧板,操作中,针刀到达骨面后仍不提起针刀,只是在骨面上进行切划,就会造成骨膜下水肿、机化。如《灵枢•官针》指出:“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支为大脓。”针刀治疗习惯按套路操作,套路式操作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什么病都按套路操作,不免有些不灵活,不利于临床的开展和新思路的创新或接受。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颈九刀”定点操作法、“腰九刀”定点操作法,都是治疗颈、腰椎病的有效方法,但很多颈、腰椎病的治疗只需2〜3个点即可。这种套路式操作就在于
 
  示深入了解针刀的治疗机制,不明确病灶到底在什么地方,下面是什么组织结构,针刀刺人后要松解什么?怎样切割?切割后会产生什么影响?总之,对针刀的治疗思路、治疗机制如果不明确,就会对较复杂或较难治的疾病束手无策。不利于针刀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2.消毒隔离因素针刀医生不重视消毒隔离,没有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治疗,导致感染。其中主要的四个环节是:针刀器具、患者治疗部位、术者手指和针刀运送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消毒不严格都有导致感染的可能。针刀操作,治疗部位深且进行切割、松解有一定创面,更应加强无菌观念。目前,一般对针刀消毒比较重视,但常常忽略施术者的双手和患者的治疗区皮肤的消毒,不戴无菌手套及口罩,这些都达不到无菌操作的要求,而易于发生感染。此外,术后针孔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如过早接触污物、污水及夏季汗多等原因,都有可能使病原微生物从针孔进入体内繁殖,引起感染,造成损伤。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中提到防止针刺感染,强调“凡针手足,皆三日勿洗也。”
 
  3-针刀用具因素针具锈蚀,针体有裂痕,弹性减弱、脆性增强,针柄松动,针刀刀口卷刃、毛糙、缺口等,如果不注意剔除而继续使用,则很容易引起断针意外发生。曾有一段时期,全国范围内出现几起断针事件,其原因即是针刀厂生产的针刀不合格,容易锈蚀、断裂。另外,由于经济条件及卫生意识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针具在临床上反复消毒使用,未能及时更新,易造成断针。
 
  4-药物因素针刀临床在配合药物治疗时,由于药物选择不当,刺激性或浓度过大,常导致软组织损伤。若针尖刺入神经干或血管,并把药物注入神经干或血管中,常引起周围神经干损伤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某些药物可引起毒性反应,曾有报道:利多卡因、布比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导致呼吸困难、骤停;地塞米松10~20m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导致膈肌痉挛及产生精神症状;甘露醇致过敏性休克等等。
 
  •5.主观因素针刀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责任心不强,临证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或心中考虑其他问题,或与旁人说笑言谈,旁顾四周,“有手无心”;有人自恃水平较高,过于自信,对针刀操作规范不重视,甚至违反诊疗操作常规;医生在过度疲劳时或酒后操作针刀,均容易导致误治发生。
 
此文关键词: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文章资讯
你的浏览历史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

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富康路18号117室

全国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15171473501 龙老师

技术支持:网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