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医学诊断的整体观,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04-28文字来源:未知点击数:
二、
诊疗原理部分
1、针刀医学如何认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
(1) 慢性软组织损伤 针刀医学根据人体组织的物理性能及外部物理形态,将人体分为刚体(骨组织)、柔体(软组织)和流体(人体的各种体液)。硬组织指骨组织。软组织包括肌肉、韧带、筋膜、关节囊、滑囊、腱鞘等运动系统的软组织、内脏器官以及神经、血管、大脑、小脑、延髓、脊髓等,体液包括血液、淋巴液、各种组织液。
针刀医学认为除硬组织(骨组织)之外的一切组织的损伤都可称为软组织损伤,由软组织损伤缓慢演变而成的疾病就称为慢性软组织损伤。其内涵是各系统软组织急性损伤后,在人体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过程中所出现的失代偿现象,即慢性软组织损伤;其外延是一种迁延难愈的慢性疾病。不仅是指以上这些组织器官受到损害而导致的疾病,还包括内脏器官以及与其相连的神经、血管、韧带、筋膜、大脑、小脑、延髓、脊髓等。这些组织既然是软组织,那么它们的损伤性疾病就应该是软组织损伤疾病,由此导致的慢性疾病,就属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范围。比如众所周知的慢性支气管炎、中风后遗症、慢性盆腔炎等。
慢性软组织损伤分类示意图
(2)病因 损伤就是指人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破坏,常见的损伤形式有暴力损伤;情绪性损伤;疲劳性损伤;人体自重性损伤;手术性损伤;病损性损伤后遗症;环境性损伤;功能性损伤积累性损伤,人体受到的一种较轻微的持续性的反复的牵拉、挤压而造成的损伤,这种损伤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超过人体的自我恢复代偿能力,就成为一种积累性损伤疾病;隐蔽性损伤,这种损伤大部分不为患者所察觉,比如在一些娱乐性活动中或偶然的较轻微的跌、打、碰、撞,所造成的损伤,当时有疼痛感受,但并没在意,过了一段时间后发觉疼痛,患者往往忽略损伤史,而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针刀医学经过大量的针刀临床实践,提出了人体骨与软组织之间存在一个力学解剖系统——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这个解剖系统论证了骨与软组织的内在力学联系。人体在哪里损伤,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就在哪里发挥作用,进行自我修复,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导致四大新的病理因素——粘连、瘢痕、挛缩、堵塞的产生。这些新的病理因素就导致了新的疾病,即常说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该理论为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明确了针刀治疗部位与人体解剖结构的内在联系,明确了粘连、瘢痕和挛缩形成的机制及部位,压痛点与疾病的关系,补充和完善了针刀医学基础理论,实现针刀医学诊疗的可重复性。
综上所述,各种原因引起人体相关弓弦力学系统解剖结构的形态变化,导致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的力平衡失调是导致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根本原因。
(3)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机制――网眼理论 慢性软组织损伤不是一个点的病变,而是以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为基础,形成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立体网络状的一个病理构架。我们可以将它形象地比喻为一张鱼网,鱼网的各个结点就是弓弦结合部,是软组织在骨骼的附着点,是粘连、瘢痕和挛缩集中、病变重的部位,是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变的关键部位;连结各个结点网线就是弦(软组织)的行径路线。
由于软组织的附着部位不同,同一个骨骼又有多个软组织的附着,而这些软组织的行经路线也是各不相同,所以就形成了以软组织在骨骼的附着点为结点,以软组织的路线为网线的立体网络状病理构架。
慢性软组织损伤是人体对软组织损伤的自我修复和自我代偿的结果。当人体某一软组织受到异常应力的作用后,首先在病变部位造成局部的出血、渗出,人体会通过自身的调节系统,利用粘连、瘢痕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如果这种修复是完全的、彻底的,人体就恢复正常的动态平衡状态,如果人体不能通过粘连、瘢痕和挛缩对抗异常应力,就会引起软组织挛缩,导致这个软组织的力平衡失调。由于同一骨平面有多个软组织的附着,一个软组织损伤后,就会引起周围软组织的粘连和瘢痕,导致周围软组织的受力与异常。而同一骨平面所附着的软组织的行经路线各不相同,又会引起这些多个软组织的粘连、瘢痕和挛缩,从而形成一个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网络状病理构架。
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构架的网眼理论为研究慢性软组织损伤提供了形态病理学论据,为提出针刀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提供了形态解剖学基础。理解和掌握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构架理论—网眼理论,首先要弄清创伤的修复愈合方式,粘连、瘢痕、挛缩和堵塞,才能理解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本质及其病理构架。粘连、瘢痕、挛缩和堵塞本质如下:
粘连是部分软组织损伤或手术后组织愈合时必然经过的修复过程,它是人体自我修复的一种生理功能。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急、慢性损伤后,组织的修复不能达到完全再生、复原,而在受伤害的组织中形成粘连、瘢痕或(和)挛缩,且这种粘连和瘢痕影响了组织、器官的功能,压迫神经、血管等,就会产生相关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此时,粘连就超过了人体本身修复的生理功能,而成为慢性软组织损伤中的病理因素。
通过西医病理学的知识,知道损伤后组织的自我修复要经过炎症反应期、细胞增殖分化期和组织修复重建期才能完成。在急性炎症反应期和细胞增殖分化期后,损伤处会产生肉芽组织,其成分为大量的纤维母细胞,这些细胞分泌原胶原蛋白,在局部形成胶原纤维,终,纤维母细胞转变为纤维细胞。随着胶原纤维大量增加,毛细血管和纤维细胞则减少,随之,肉芽组织变为致密的瘢痕组织。从病理学的角度看,瘢痕大都是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当这种瘢痕没有影响到损伤组织本身或者损伤周围的组织、器官的功能时,它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修复的过程。然而,如果瘢痕过大、过多,造成了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时,使相关弓弦力学系统力平衡失调,从而成为一种病理因素。
挛缩是软组织损伤后的另一种自我修复形式,软组织损伤以后,引起粘连和瘢痕,以代偿组织、器官的部分功能,如果损伤较重,粘连和瘢痕不足以代偿受损组织的功能时,特别是骨关节周围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由于关节周围应力集中,受损组织就会变厚、变硬、变短,以弥补骨关节的运动功能需要,这就是挛缩。瘢痕是挛缩的基础,挛缩是粘连、瘢痕的结果。他们都因为使相关弓弦力学系统力平衡失调,从而成为一种病理因素。
针刀医学对堵塞的解释是软组织损伤后,正常组织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缺氧,在损伤的修复过程中所形成的粘连、瘢痕、挛缩,使血管数量进一步减少,血流量锐减,导致局部血供明显减少,代谢产物堆积,影响组织器官的修复,使相关弓弦力学系统力平衡失调,从而成为一种病理因素。
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构架所提出的网眼理论将针刀治疗从“以痛为俞”的病变点治疗提高到对疾病的病理构架治疗的高度上来,显著提高了针刀治疗疾病的治愈率,降低了针刀治疗疾病的复发率。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专注于小针刀培训、小针刀学习,拥有全国前沿的针刀整体松解术规范诊疗技术,针刀操作视频及课件分享。
网址:http://www.zhendaoyx.com/
课程免费咨询电话:4008-945-120